明厲害,讓這些貴族支援太子殿下,卻也並非難事。如此一來,太后和二皇子不只於道義之上落了下風,而且契丹貴族和大臣也不會全都支援他們,太子殿下便有極大的勝算。
“韓延徽說到這裡,嘆了一口氣,接著說道,只可惜太子殿下太過心急,聽說先帝駕崩,立即在東丹國起事,殺了國相以下的王府屬官,給了太后和二皇子以口實。太子殿下背上了‘抗旨不遵’的惡名,太后便可以藉機指責太子殿下心懷不軌,再造出先帝廢除太子殿下名號的假聖旨,貴族和大臣多半便會信以為真。那些居中觀望之人也會站到太后和二皇子一邊,聯手對付太子殿下。
“不過太子殿下畢竟是先帝最喜愛的嫡長子,曾經是大遼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人物,在朝廷和軍中都有極大的威望。要想將太子殿下徹底扳倒,絕非易事。許多人知道太子善能用兵,太子殿下又召集了八九萬將士,一路殺回到京城,這些人多半打算向太子輸誠。此時雖然太子殿下失了道義上的先機,不過只要巧妙周旋,仗著手中這些兵馬,仍有三成把握將局勢扭轉過來。可惜太子殿下帶了兵馬到了老臣家中,那些貴族和大臣不知道太子殿下是來找老臣理論,還以為太子殿下與老臣聯手,要將皇位奪在手中。如此一來,太子殿下做了皇帝,必定重用漢官。原本想要為太子殿下出力的貴族和大臣自然死心,必定轉而支援太后和二皇子。太子殿下剩下的三成勝算就此失去,不只皇位就此無望,只怕合族性命都是危如懸卵。若是不盡快想出法子,非得遭了大難不可。
“耶律倍越聽越是心驚,身子不由顫抖起來。韓延徽接著說道,大遼國畢竟是契丹人的國家,漢人就算做官,也是契丹人的奴隸。太子殿下一再失策,已被契丹人視為叛徒。是以太子殿下威風再大,兵馬再多,只能讓契丹人更加害怕。他們只好勾結在一起,站在太后和二皇子一邊。太子殿下眼下不要再想著承繼大統,還是儘快離開京城這個是非之地,或許能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