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來壓制李晟。德宗竟然採納了張延賞的意見削去李晟的兵權。
如此昏饋之舉,使大唐徹底失去重回盛世的機會。
二十年,人生有幾個二十年?而這二十年時間吐蕃休養生息捲土重來!
李晟再度起用時,年逾古稀,再也無法親自上陣殺敵,只能出謀劃策。
最後於貞元九年,病逝。
李晟性疾惡,臨下明,善知部下之長,敢犯言直諫,盡大臣之節,治軍嚴明,賞罰必信。
史書稱他器偉雄才長於應變為維護唐王朝的統一做出了重大貢獻。
從後世角度去看唐史,太多遺憾了。
李晟滔天功績卻被遺忘的頂級名將,于謙為大明再謀200年江山相比較,于謙是大明朝續命之臣。
可是于謙和李晟比起來呀還稍遜一籌,李晟救國家於水火,挽社稷之將傾,護大唐之一統。
在李晟38歲的時候,唐德宗正在奉天瑟瑟發抖。換成任何朝代史書上都會說天下大亂,甚至會說唐皇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而天下節度使每一個都心懷鬼胎,坐擁重兵都不肯救援。此時的唐王朝可謂是一盤散沙,東漢末年也不過如此。
如果這個時候李晟自領一軍脫離唐王朝的掌控絕對是能夠打下最大的地盤,並且自立稱帝但是李晟沒有。
有能力反叛的人沒有反叛就是真正的忠君愛國。
李晟只用了兩年的時間就攻克京師,班師回朝,請唐德宗做到龍椅之上。
此等功績古往今來有幾人可以做到?唐王朝在分崩離析的時候遇到了李晟是上天垂憐!
李晟也沒有辜負歷史交給他的重擔,再一次將維持了唐王朝的統一,40歲李晟就佔到了歷史的最高峰。
唐皇給高官俸祿,改封西平郡王,行營副元帥,掌管天下兵馬。可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李晟是有著雄心壯志的,李晟從自己的祖輩那裡聽到唐玄宗時期大唐軍隊兵臨天下的時候,就想重振當時的雄風。
並且李晟是完全有能力帶領唐軍恢復大唐盛世的,是完全有能力將唐軍帶領到香山寺戰役之前的鼎盛時期的。
自古君王都害怕功高震主,李晟此時可不叫功高震主了,相當於再創了一個大唐王朝。
天下都是由李晟打過來的,此時,李晟只需要黃袍加身就可以早趙匡胤一步。
所以唐德宗坐立不安,只能聽信讒言,庸主配不上李晟的才華。
唐德宗直接給李晟放了二十年的長假,二十年之內沒有人知道李晟是怎麼度過的。
等到李晟再次被任命的時候已經60歲了,德宗冊封李晟為太尉,中書令這一次是真正意義上的掌握天下的軍權。
可是時代已經變了,這已經不是屬於李晟的時代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時朝堂上的聲音都是支援吐蕃求和,相信吐蕃求和能夠帶給國家太平。
所以20年的時間沒有進攻吐蕃,沒有騷擾吐蕃,二十年的時間足夠讓吐蕃休養生息。
而且這一代的青壯對於唐朝可是有深仇大恨的,所以吐蕃背棄合約,李晟六十歲吐蕃撕毀了合約。
所謂的和平只不過是弱者向強者乞討的一段苟延殘喘時間罷了。
一旦弱者的實力慢慢變強便會去挑釁強者,吐蕃又一次捲土重來。
如果二十年沒有荒廢,二十年繼續東征西戰。
如果這二十年,唐德宗能夠聽從李晟的建議,恐怕大唐還有機會回到曾經最為繁盛的時代,可是一切都晚了。
漢武帝之所以被稱為漢武帝是因為上天給了他一張牌他就用了,不管是衛青,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