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九福難得也有些不好意思,卻坦然說道:“微臣家中只有一妻,倒是用不了這些法子,不過世間女子多依靠男子生存,對她們而言,陛下的喜歡才是最重要的。”
趙九福其實也知道這辦法不大好,但是皇帝明擺著就是耳根子軟,讓他有魄力的處理後宮實在是不可行,既然如此,那不如讓他學一學裝聾作啞。
趙九福又說道:“都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既然祖皇帝定下了規矩,那這規矩必定是有道理的,既然如此,依法治國沒錯,依法治理後宮,也不會有大錯。”
雖然攛掇著皇帝少去後宮,但趙九福私心裡卻是偏向於李皇后的,李皇后唯一的弱點是沒有生下嫡子,但其他的無論人品相貌都是先帝過過眼親自挑選的,先帝的看人功夫,想必肯定是比太后和皇帝高明一些。
“你說的確實是也有道理。”皇帝琢磨著也覺得不錯,他何必為了後宮女人煩惱呢,太后不也說了,後宮妃嬪的存在是讓自己高興和開枝散葉的,既然如此,她們讓自己不高興了,那不去就是了,反正妃嬪那麼多,他也不差那一兩個啊。
若是趙九福知道了皇帝此時此刻的想法,估計會吐出一口鮮血來,他原本的意思是讓皇帝少把心思放到後宮上,多花點心思在朝堂上。
誰能知道皇帝的思維不同凡人,一下子就朝著仲馬的方向一起絕塵,若是知道自己臨時出的一個主意,讓皇帝的後宮妃嬪大大增加,趙九福估計會給自己一個大嘴巴子。
只可惜此時的趙九福並不知曉,君臣兩個對視一笑,都覺得自己解決了這事兒。
撇開皇帝的抱怨,趙九福又提出朝堂上的事情來,皇帝能處理掉的就處理,若是不能處理的,趙九福也不會貿貿然的幫他處理,而是採取將三公和負責的大臣傳喚進來,一同商量的方式,雖說這般一來效率大大的降低,卻十分適合。
一次次的“商量”下來,皇帝也能慢慢的梳理清楚大大小小的政事了,相比起在後宮問題上的糊塗,這位在朝廷上倒是還算清明,先帝花費的時間沒有白費。
只是前段時間堆積的奏摺不少,一點一點的批註也需要不少時間,這幾日趙九福不得不推遲迴去的時間,誰讓呂靖年紀大了不能熬夜,蕭甯又在這個關頭病了,他不得不多看著。
且不提後宮嬪妃發現皇帝變了性子,誰要是抱怨就直接走人,誰要是訴苦就直接走人,誰要是哭哭啼啼就直接走人,轉身就去了那些低位的嬪妃那兒,明擺著就是冷落她們,一個個急得不得了,只得將一腔委屈暫且藏了起來。
這邊皇帝處理完大部分的奏摺,倒是拿起一封厚厚的奏摺看起來,這一看卻發現筆跡十分熟悉,可不就是他的太傅親筆寫的。
皇帝來了興致,仔仔細細的從頭看到尾,看完之後先是心中叫好,隨後卻又擰起了眉頭,抬頭問趙九福:“太傅,此事朕心中有所不明。”
“重修完善律法一事,是從父皇那時候就在做的,對此朕無可厚非,只要一直持續下去就行,但是這各地建立小學,又是什麼意思?”皇帝開口問道。
趙九福拱手說道:“陛下,各地雖然有縣學府學,但都是中了秀才或者中舉之後才能入學,實際上並不針對老百姓。”
“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趙九福道,“老百姓們大多目不識丁,他們的心中沒有禮義廉恥,只有吃飽肚子一事。”
“這些年來,大周風調雨順,大部分百姓已經能吃飽了,這吃飽之後呢,難道就讓百姓們日復一日懵懂無知的過下去,與其讓鄉民因為無學無禮而傷風化,不如在各地建立小學,讓百姓們入讀,不求能夠通讀詩書,但求能夠識字一二。”
“小學不同於縣學,它針對的學生不一定要走科舉之路,若是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