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難怪人家都說詩書之家靠的是時間積累。
另外一人卻是陳家人,論關係的話還是老陳氏祖孫,小陳氏的堂孫,反正也是喊趙九福叫外爺爺的輩分,一轉眼的功夫,趙九福還覺得自己是個小夥兒呢,結果這一次帶回去四個孩子,一個喊他叫叔叔,其餘的都要喊爺爺。
之前趙九福一直沒帶親戚上京,也是因為他公務太過於繁忙,還怕自己沒時間照看幾個孩子,這幾年他手頭的事情順當起來了,倒是起了這個念頭。
果然,他一說出來,幾個孩子還未說話,他們的親爹親孃倒是滿口答應下來,恨不得他們當天就走,誰都知道被趙九福帶去京城的意味。
只是趙九福提出將四人帶走之後,倒是有不少人覺得自家兒子也有讀書的天分,求上門來想讓趙九福也一塊兒帶走,在他們看來,四個是帶,五個也是帶,左右不差那一個人頭。
雖說村裡頭也有私塾,但裡頭的先生不過是個落地秀才,這麼大的年紀了還只能在他們村子裡頭教書,跟趙九福怎麼能相比。
這事兒都不用趙九福自己開口,老陳氏直接都給撅了回去,罵道:“你們一個個想啥美事兒呢,難道還讓我兒子給你們帶孩子不成,他們若是連個秀才都考不中,別說是去京城,就是去了西天佛祖那邊也鍍不了金光,早早的下地種田去反倒是實在。”
也有人心中不樂意,覺得自家兒子就是少了名師才考不中秀才的,又想著既然是親戚怎麼就不能指點一下,但他們也只敢肚子裡頭想想,要知道老陳氏平時和善,但身上可是有正二品的誥命的,當年冊封的時候知府大人都親自過來探望了,他們哪裡敢跟她對罵。
後頭陳家村的村長也逮著這些人痛罵了一頓,要知道其中一個被帶走的陳家小子可是他親孫子,要是因為此事惹怒了趙九福的話,他們家才是最吃虧的。
趙九福是大周朝出了名的孝子,但問題是他孝順的是老趙頭和老陳氏,老陳氏也是陳家人,但實際上她的親兄弟親姐妹都已經過世了,雖說侄子還活著,但關係卻大不如前了。
趙九福沒搭理這些瑣事,在他看來閒言碎語完全不用理會,與其有這時間跟他們較真,還不如去做一些實在的事情。
一到日子,就算是再捨不得,趙九福也得帶著家眷離開了,每到這一日老趙頭和老陳氏總是強顏歡笑,就怕孩子看著他們傷心就擔憂,總得讓他安安心心的遠行。
這一次趙九福不但自己要走,還要帶走他們身邊最疼愛的孫子趙順安,心中也是有些感慨,趙順安這把年紀早已經成親,他的妻子還是溫氏兄長的庶出女兒,雖然是庶出,但其實尤承贇只有這一女,會把他嫁給外甥看見他對妹妹的重視。
原本趙九福還想著帶著趙順安一家離開,不過趙老四一家關門商量了一番之後,尤氏帶著兩個孩子留在陳家村,只是在趙順安離開的時候依依惜別細細囑咐。
離家的時候,幾個人還有幾分憂傷,但等馬車經過新亭府,進入新河道之後,趙順安還能按住性子,幾個年紀尚小的孩子卻忍不住歡呼起來。
趙明宇雖然是趙順德的兒子,但跟親爹不同,他的性子帶著幾分活潑,天生看著就是一張圓圓的笑臉,模樣跟趙家人不像,反倒是跟他親孃有五六分相似。
這會兒他忍不住喊道:“九爺爺,這船好大啊,開得也好快,快看,我們超過那些船了。”
趙九福聽著這個稱呼總有幾分不自在,不過這些時間下來倒是也有幾分習慣了,笑著解釋道:“我們坐的是官船,這船是造船司那邊新出的,速度是尋常船隻的三倍有餘,別說周圍那些小船了,普通的商船也是比不得的。”
趙明宇又是一番大呼小叫,趙九福見他們興致上來了,索性就讓幾個小的陪著一道兒玩耍,他自己往船艙裡頭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