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師孃姓錢,與顧老夫人其實是本家,論起來跟顧行之還是表兄妹的關係,當年又是一團亂賬理不清,曾經顧老夫人多有偏愛這個外甥女,如今卻慢慢積累了一些不滿。
顧行之不提顧師孃,只說道:“母親,我今日過來是又是要求您幫忙。”
聽見這話顧老夫人倒是微微吃驚,自打么兒成親之後,她都多少年沒聽見她開口說幫忙,更別提帶上了一個求字。
顧老夫人一瞬間想了許多,最後卻還是心疼兒子的念頭佔到了上風,她伸手握住兒子的手,動情說道:“么兒,你若是有中意的姑娘,娘出面幫你納回家便是。”
顯然在這位母親的眼中,兒子忽然過來說一個求字,那肯定是跟女人有關係的,雖說小錢氏是她的外甥女,但顧老夫人顯然覺得兒子納妾不算什麼事兒。
顧行之沒料到他娘一開口就是納妾的事情,心中微微嘆了口氣,無奈只得開口解釋道:“母親,您這都哪兒跟哪兒啊,我是想求您幫我弟子看一門親事。”
顧老夫人這才意識到自己誤會了,她尷尬的笑了一聲,且撇開這話不提,轉而問道:“原來是狀元郎啊,他竟然還未定下親事嗎?”
趙九福也是曾經拜見過顧老夫人一次的,不過顧行之自己與母親都不親近,所以也就是那一次客氣拜訪而已,顧老夫人自家子侄都看顧不過來,對趙九福的關注也不多。
不過她還是知道趙九福此人的,畢竟么兒教出一個狀元郎來,對於他們顧家也是榮耀,再者她曾聽顧尚書提起過趙九福此人。
顧行之略微解釋了幾句趙九福為何還未定親,顧老夫人一聽也明白過來了。
趙九福出生在一個小村落裡頭,在那邊顯然是找不到合適的人家,他的爹孃看來也都是明白人,並未早早的將他的親事定下來。
趙九福高中狀元的時候才十七歲,那時候不是沒有人動過榜下捉婿的心思,只是都被回絕了,一直到最近有人頻繁提起他的婚事,趙九福才覺得不能繼續拖下去了。
在顧老夫人看來,趙九福雖然是狀元郎,如今還在翰林院任職,據說還剛剛升了官,但其實還是算不得什麼好女婿的人選。
這倒不是她不喜歡趙九福的人品相貌,與此相反,雖說只見過一次,但顧老夫人依稀記得趙九福容貌出色,即使帶著挑剔的眼光看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要說人品這一項,能被他兒子看中收為入室弟子的,自然也不會是什麼埋汰人。
只是趙家的底子太單薄了,家中是有田地,但一家子兄弟分一分趙九福也沒輪到多少,再說那田地遠在新亭府的小山溝裡頭,壓根不值得什麼錢。
翰林院聽著是清貴,但窮翰林的名頭也響噹噹的很,姑娘嫁進門之後不但不能享福,恐怕還得用自己的嫁妝來補貼才行。
再說將來,趙九福若能一步步高昇的話固然是好的,若是不能呢,多少進士一輩子就蹉跎在這份上了,高門低嫁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不過那是以前,如今趙九福勢頭正好,光是間在帝心四個字就足以讓不少人願意冒險,顧老夫人心思一轉,開口提道:“你光看著別人家,卻沒想到自己還有兩位待嫁的侄女呢。”
顧行之一聽,卻毫不猶豫的說道:“若是蕊兒還未出嫁,我倒是願意將她嫁給阿福,不過大哥二哥家的侄女就算了,本身就是庶女,大嫂二嫂也不看中,一個心思多的很,一個木訥眼皮子淺,就是侄女我也是看不上的。”
到底是自己的親孫女,顧老夫人聽了這話有些不樂意,反問道:“好歹你大哥二哥官職不低,你若是想要嫡出女的話,京城同等的人家怕是都不會願意做親。”
嫡女跟庶女不同,庶女可以低嫁用來拼一拼,但嫡女通常都是家世對等的人家聯姻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