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之難。
在光鮮的螢幕背後,無數的環節一環一環地將那些在普通人看來容貌出色的天之驕子們無情篩去,最後留存下來的能被觀眾看到的,都是百里、萬里挑出來的一。
這些人要麼就是特別能熬,要麼就是運氣特別好,所以他們能在觀眾面前露臉的時候,已經是被打磨得差不多的半成品了。
而“流量”的做法,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取巧的辦法,它正好踩在網際網路的風口,直接略過了許多過程。
觀眾都喜歡新鮮青嫩的面容,這是人無可避免的天性,而捧“流量”的做法恰好就迎合了這一點。
他們是未曾被那些看不見的刀光劍影磨礪過的原石。
但是沒有經歷過那些磨鍊,也就意味著他們的基礎並不像那些傳統演員紮實,速成的大多都有這個缺點。
這也是這股“流量”熱最為人詬病的一點。
可以說,這種模式的失敗在於成功的果實得來的太過輕易,使很多人失去了將他們缺少的那部分基礎補起來的耐心。
但是不得不說,這對於現在的他們來說未嘗不是一條可行的方案。
孟存銳的外觀條件就決定了他無法像那些傳統演員一樣慢慢磨練:他的容貌風流俊秀,國內目前就沒幾個他能演的角色,真要按著傳統路子,等國內的影視風格發展起來,他能接到這方面的戲,孟存銳大概都得四十多歲了。
雖說到時候也可以炒一炒有氣質的“大叔”人設,但是平白浪費這幾十年光陰,也太可惜了。
祝小嘉對孟存銳說:“我想讓你走一條跟別人不同的路。”
孟存銳沒有問更多,而是“嗯。”了一聲。
這麼多年下來,他們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默契。
孟存銳知道祝小嘉很少做沒有把握的事,不論這條路怎麼樣,他願意陪她賭這一把。
陳導演拿到了祝小嘉寫的本子以後,便失去了音訊。
祝小嘉一臉“??”地追著給陳導演打電話問:“怎麼樣呀陳叔?您幫我看看?有什麼問題您跟我直說,不用考慮我的心理承受能力!”
“……”陳導演不耐煩地說:“你就不能等我看完再給我打電話嗎?”
祝小嘉:“……陳叔,我把這個本子那給您都幾天了,這時間您都看了好幾遍了吧。”
話筒裡傳來陳導演妻子的聲音:“你不是說配上那些港片一起看更有意思嗎?你陳叔現在正跟電視裡的港片一起看呢。小嘉,這個本子真的是你寫的?怎麼這麼有意思啊!”
祝小嘉想拍的是一部惡搞的喜劇片。
她知道她自己的短板在哪裡:她雖然在陳導演的有意教導下對導演這一行有了些瞭解,但是這些瞭解都還比較淺顯。
要跟趙導演這種混了許多年的經年導演比起來,無疑是用自己的劣勢去碰撞別人的優勢。
只有另闢蹊徑。
如今國內的港片已經引進了好幾部,這些都是經典之作,而民間私底下那些錄影廳裡更是不缺從各種渠道得來的港片錄影帶,可以說,這個時期的香港的電視電影對國內的觀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香港的影片雖然不乏經典,劇情精彩,但是套路也很嚴重。
那些大導演還好一些,那些香港的不入流小導演拍的片子大多數都是一個套路,觀眾看多了都能猜到接下來的劇情。
凡是看電視電影看多了的人,都有這種熟悉的感覺:聽到噩耗,手中的碗或者杯子一定會掉到地上摔碎;遭遇突變,傷心難過時衝到外面,天氣一定是打雷下暴雨、直覺一般總是對的,不祥的預感總是應驗的特別準,算命先生的話一般也挺準、敲門沒人答應闖進去一般會遇到兩件事,上吊和洗澡;女扮男裝被識破一般有以下四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