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試圖證明自己的決心。
可惜這樣的安慰並沒有令凌旎放心,她依然夜以繼日恐慌得流淚,經常抬手捂著脖子,生怕這裡出現一個窟窿。
……
幾場大雨過後,容港高溫預警。
談情每天要做的就是親自做飯再送飯,手藝比醫院食堂更貼合母親的胃口,免得她再消瘦下去。是否手術凌旎遲遲不肯做決定,談情還是未成年,簽字也沒有法律效力,於是就這樣一天拖一天,連醫生也開始著急。
談情已經不再嘗試勸說,經過這一陣子,他明白母親無論如何也不肯放棄喉嚨,所以她開始考慮另一條路了。
不理解,完全不能理解,可談情還是得用最善解人意的口吻對她說:“只要你沒有痛苦就好。”這話虛偽至極,難道“再也不能唱歌了”比“再也不能活著了”更可怕嗎?生活就只有這個值得去盼?不能把希望寄託在他身上,逼他學唱歌、逼他走那條她夢寐以求的路嗎?
強迫也沒關係,他現在是願意被強迫的。
但與生俱來的強大共情能力,還是讓談情在某一天與母親感同身受。他開始試圖理解——歌者失去聲音活下去,應該每一天、每一天醒來都會更痛苦吧,即使對他說過“我運氣最好的事就是生了你”,往後也會在夢想破滅的不甘心之際懷疑“要是沒生你,就不會有報應了”。無能為力的時候,總要找一個宣洩懦弱的理由。
有時談情寧可她這麼想,也希望強迫她接受切喉手術。可他找不來第二個能簽字的人,生父是誰他不知道,更不敢出現在養父面前,那男人對他所有好都是建立在血緣關係上的,而他的存在只能作為一種羞辱去挑戰談睿升的自尊心。
談情感到別無他法時,只好問凌旎:“你就不能為了我活下去嗎?”
凌旎已經不再開口說話了,一出聲就疼,她握著談情的手指,點點頭。談情知道這並非同意的意思,可能是想表達一種類似“我愛你”的含義,彷彿在不鄭重地告別。談情攤開掌心,讓凌旎慢慢寫出字:還是多給你省點錢吧,我相信你。
她最後一句叮囑是:“你也要自由自在的。”
……
每次和同學聊起未來,他們都能無比清晰的認知,有人擔心“夢想沒辦法實現怎麼辦”,談情只會理所應當地認為應該換一個夢想。生存的動力不同,他們註定無法互相理解。
醫院走廊人來人往,大家都自顧不暇,即使注意到那個低頭流淚崩潰的少年,也只是用麻木的眼神掠過一次。最終是護士擔心他的情況,將他帶到一個更安靜的地方。平時看著處變不驚的男孩子,情緒失控時也好像在抑制著眼淚,很怪異的堅強。
這個暑假,談情都是在醫院過的,母親離世的打擊沒有對他健康造成影響,只有最初那一週吊了幾次水,補充身體缺失的養分。他不知道該去哪裡,所以就戴著口罩在醫院裡觀察那些病人,讓自己身心在死氣沉沉的氛圍下徹底學會適應悲傷,回家再面對母親的遺像,便能心平氣和地與她說話了。
談情順利升入高二理科實驗班,每天的時間都由他自己掌控,於是放學後他就喜歡騎著單車亂逛,看看晚上遛彎兒的人們怎樣嬉笑打鬧,看夠了就彷彿他也參與了其中。
有時又會遇到跳街舞的人,但沒有他眼熟的面孔,單車從夏末騎到深秋,他終於又和祝漣真見上面。
談情從沒特意在這個城市裡尋找過這個身影,只是滿世界都是陌生人,如果能對一張面孔產生熟悉感,他就願意明天也繼續出來。
不過高二開始放學很晚,他單車剛停穩,臺上的表演就進入尾聲了。舞者們收到很多鮮花,看樣子是處理不了,所以祝漣真把它們一朵一朵抽出來,俯身獻給看到此刻的觀眾們。
“祝你學業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