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開拓足跡(1 / 3)

隨著人類對於時間、空間、質量和速度的認識逐漸加深,弦論,超統一場論等理論不斷發展完善,最終,一系列空間摺疊理論浮出水面。而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突破,則第一次讓人類擁有了近乎無限的能源。

一代代科學家不斷挑戰光速,在他們手中,能夠加速到光速的物體從基本粒子,到原子,再到分子,然後是大分子聚合物,逐漸變大,到最後,已能夠將一艘飛船加速到亞光速。

空間摺疊的理論也趨於成熟,人類終於找到了跨越遙遠空間的方式。

當第一艘具備空間跳躍能力的深空探索飛船開拓者號建成後,致力於征服深空的勇士們抱著一去不返的決心,踏上飛船,揭開了人類踏出太陽系,走向深空的新篇章。

開拓者號的目標,是一顆新發現的行星,與母星有著類似的天體環境,距離母星大約10光年左右。

在千年以後的當下,10光年按哪個標準都無法歸入遠途之列,但對當時的開拓者號來說,那就是一場單程的旅行。

開拓者號經過長時間的加速,進入空間跳躍,然後又進入漫長的星系內航行,駛向目標星球。當飛船上的成員被自動程式從冷凍艙中喚醒時,看到的是完全陌生的星空。

他們用顫抖的手,向母星發出跳躍成功的訊息。

這一刻,被攝影師拍下,成為人類歷史上最經典的瞬間。

母星上的人們收到資訊時,已是十年後了。

開拓者號的成功遠征,徹底激發了人類探索深空的慾望。一艘接一艘深空探索殖民飛船不斷建成,陸陸續續駛向其它星系。

自此,人類正式踏入深空時代。

這些殖民飛船的目的地大多不同,只有少數幾艘飛船沿著開拓者號的軌跡,駛向那顆被命名為伊甸園的行星。

伊甸園已經被證明是可居行星。在深空時代,可居行星的標準和沒走出母星時已經完全不同。只要有大氣,有水,有可供開採使用的能源和資源,能夠獨立支撐人類基地的存續,就可歸入可居行星之列。

伊甸園的大氣不能直接呼吸,溫度也過低,星球表面的水大多以冰的形式存在。不過人類早就在太陽系內其它行星上積累了豐富的殖民經驗,對此並不懼怕。

第一批移民直接將開拓者號降落在行星表面,拆解了船體,以此為依託,建立起第一個大型永居基地。

數十年後,第一代開拓者日漸老去,第二代、第三代開拓者已經變成中堅,第四代開拓者也陸續出現。伊甸園上,永居基地已經從一個變成了十幾個,新的太空基地已經開工。

轉眼間又是幾十年過去,全新一代的殖民飛船在伊甸園的外空建成。人類第一次在星空深處有了跳板。

就這樣,人類以原始的空間跳躍技術,依靠一代代開拓者的前赴後繼,艱難卻頑強地向著宇宙深處邁進。

站在河系的角度,人類所謂艱苦卓絕的努力實在是不值一提。宇宙太大了,時空也在不斷膨脹,人類花費數百年所佔據的星域,在數學意義上都很難擺脫無窮小的範疇。

這一過程原本還不知道要持續多久,但是天然蟲洞的發現,徹底改變了人類開拓深空的歷程。

以人類已有的科技,穿過天然蟲洞並不困難。

這些天然蟲洞,就像宇宙中天然的高速公路,往往連線著兩個相距極為遙遠的星系。距離遠到以人類當今的科技水平都難以跨越的地步。

隨著更多天然蟲洞被發現,人類探索深空的速度呈幾何級的提升,越來越多的行星上有了人類的足跡。

有人行星數量日益增多,人類根據經驗開始將行星分為可居行星、資源行星、戰略行星和荒蕪行星四大類。

然而,在星海開拓時代,人類的通訊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