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大地上打獵,繼續與自然相抗爭,他們有的拿弓,有的拿槍,就衍生出來了弓馬術,槍馬術。
後來,古人憑藉著智慧與自然的搏鬥推動了整個人類文明的程序,人類開始壯大,繁衍生息,出現了部落,同樣,也出現了戰爭。
古人的拳法不再用來與自然抗爭,而是與同類抗爭,他們發動了戰爭,將原本用來與猛獸搏鬥的力量用在了同類身上,也就在那時起,真正的拳法開始成型,馬術,也在拳法的基礎上得到了完善。
拳法與馬術,可以說是同出一源,不過不同的是,拳法,靠的全是自己的力量,而馬術,不但有自己的力量,還借用了馬的力量。
我們現在很多的拳法基礎招式中都有馬的影子在裡面,最典型的就是馬步。
馬步,又稱拒馬步,它不是說要把自己站成一匹馬,而是借用了馬的沉穩,最後用來對抗馬的。
古代戰場上,騎兵,是一種殺傷性極強的部隊,他們一出現,往往就如一股鋼鐵洪流,所到之處,摧枯拉朽,勢不可擋。
後來,為了對抗這種騎兵,有人經過多次實驗與研究,最終依據騎兵的特性開創出來了馬步。
馬步,最主要的就是重心下沉,這是拳法所有基礎步法中最講究下盤穩重的步法。
古代步兵面對騎兵,原本沒有絲毫招架之力,但是有了拒馬步之後就不同了,馬步不但可以下沉中心,人身體更穩,還能將身體矮下來,騎兵本來就高,這樣一來騎兵想要攻擊扎著馬步的步兵就要俯身彎腰。
而步兵不但扎馬步,還手持長矛。
騎兵只要敢俯身彎腰,一矛扎出去,一紮一個準,這,就就是馬步的由來。
拳法與馬術,都脫胎於戰場,是廝殺之法,所以馬步就被融入了進來。
後來人們發現廝殺不可長久,它傷身損壽,必須要結合內養之法,外練內養,這才能真正做到延綿長久,也不會有損壽元。
這,就是劉安他們現在所練的最終的拳法的由來。
……
一片草場,綠意盎然,面積非常廣闊,看起來不下兩三個足球場。
在這片草場的邊緣處,有個馬廄,馬廄裡清一色的高頭大馬,皆都英武不凡,一看就是好馬。
而在草場中間處,此時已經有好幾個人了,有男有女,都騎著馬,有的揹著弓箭,有的持著大槍,在這草場上縱馬馳騁,都是非凡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