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文聖 第918節(1 / 2)

小說:大夏文聖百科 作者:七月未時

</dt>

顧錦年在此悟道。

這幾天來,顧錦年都在思考七個字。

知行合一,致良知。

這是王陽明的心學,也是顧錦年最崇敬的一位存在。

王陽明在前世,稱為半個聖人,之所以是半個聖人,不是因為不夠格,而是時間問題。

只需要再給一定的時間,王陽明必可成為聖人。

心學的影響,其他不說,前世有一個國家,依靠王陽明心學完成改革,從而跨越提升。

所謂一生俯首拜陽明,這就是諸多人的觀點。

知行合一,顧錦年自然懂得皮毛。

而今他以心學為主,去印證自己過往所做的每一件事情。

知行合一,最大的問題便是,是先知還是先行?

以及如何合一。

知道了,才去做。

可不做又如何知道?

若做了,萬一是錯?

這又怎麼辦?

畢竟最後三個字也很重要,致良知。

陽明先生的意思,是希望心學之人,都能去做善事,而並非是說,我知道了某一件事情,我就要去做,無論對錯。

致良知是最關鍵的地方,前者則是一種檢驗。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文宮內。

顧錦年喃喃自語,想要真正達到知行合一,就必須要明白這四句話。

也是四字教真言。

好在的是,顧錦年曾經看過一個人的言論,這是一位國學大師,他說的觀點,顧錦年十分認可。

你擁有一把菜刀,此乃【無善無噁心之體】

因為菜刀是死物,不去動他,無善無惡,只是有一個形體罷了。

而菜刀可以切菜,也可以傷人,此乃【有善有惡意之動】

明白菜刀的用途,並且根據一定的定律,譬如律法等等,亦或者大家所不喜之事,自然定律等等,從而結論出。

傷人不對,切菜為善。

這就是【知善知惡是良知】

最後的用菜刀切菜而不砍人,這便是【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只是一種比喻,真正的意思,更加高明,而且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想法。

正是因為如此,心學才被譽為聖人之學。

回首這一年來自己做的事情。

以大事為主,第一件事情便是江寧郡之難,洪災席捲千萬百姓。

影響很大,但災難發生,這是無法阻止的事情,也是無法阻攔的事情,並非是我可以去解決的。

雖然我知道這件事情,但我無能為力,而且隨著那些商人胡作非為時,災情越來越嚴重之時。

我心中的良知喚醒。

我知道,這件事情並非因我而起,但我有辦法去解決這件事情。

所以當文景先生要讓我們出謀畫策時,我義無反顧的選擇站出來,雖然我知道暗中有人想要影響大夏王朝,牽扯到各大勢力。

可在我知道,受苦的是百姓,我是讀書人,讀書人便是要為萬世開太平。

書,是為天下蒼生而讀。

知,百姓苦,亦知讀書風骨,更知心中良知。

行,救蒼生,亦有阻礙,亦有危險。

致良知,無懼種種困難,不畏任何勢力,為江中郡千萬百姓,為心中浩然正氣,為讀書人之風骨,故而攜千里餓殍圖。

知行合一,致良知。

再看白鷺府之事,匈奴和親,議和之事,孔家,寧王,佛門,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