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
之前也有所瞭解,只是這一次,顧錦年看的更加仔細,尤其是大夏錄更是逐字逐句的看。
大夏王朝,位於東土中南部地區。
立國七十二年。
太祖建國,國號開元,勵精圖治,北擊蠻族,南定天下,後傳位皇太孫,國號建德。
然而隨著一場浩浩蕩蕩的削蕃大計開啟了。
剛開始還不錯,畢竟速度很快,可當一些藩王逐漸警覺後,問題就大了。
尤其是四皇子,在關鍵時刻選擇造反。
當然,雖然是造反,但對外宣稱是匡扶大夏正統,皇帝受賊臣蒙惑,舉兵起義。
原本這應該是一場毫無懸念的爭鬥。
可隨著顧家的加入,導致四皇子如虎添翼,硬生生堅持了十年。
在最關鍵時刻,這位四皇子破釜沉舟,直攻京都,奪下江山,完成不可思議的逆襲。
也在那個時候,發生了永盛,一心為民,減少賦稅,重視百姓農業,就是希望天下人可以認可他。
這就是大夏近七十二年的大致歷史,三代君王的故事。
不過有很多地方,顧錦年不太明白。
這是一個仙武並存的世界,四皇子突襲京都,也不至於直接沒了啊。
只是這些都不是什麼重點。
距離建德難已經過了十二年,如今是永盛十二年,很多事情已經落地塵埃。
雖說民間還有不少謠傳,什麼建德皇帝在秘密策劃,準備重奪皇位。
但縱觀歷史,顧錦年心裡清楚的很,被趕下來的皇帝,又有幾個能重新奪權的?
除了大明戰神之外,顧錦年實在是想不出第二位。
“複雜的很啊。”
揉了揉太陽穴,顧錦年搖了搖腦袋。
大夏的國情有些複雜,以自己現在的情況,最好還是不要參與進來。
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
自己爺爺,父親,還有這麼多叔叔沒有一個是蠢得,也輪不到自己來操心。
但有一點,顧錦年清楚。
顧家。
真的需要一位文臣了。
縱觀古今,武將最高光的時刻無非就是在戰亂之時,但這個高光必須要有一個前置條件。
武皇帝執政。
若是文皇帝執政,武將的下場很有可能就是功高蓋主。
武皇帝執政,武將才能真正站起來。
永盛皇帝是一位武皇帝,所以顧家的的確確可以肆無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