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滇池鐵坊(1 / 2)

小說:狼行三國下載 作者:趙不言

一般來說,爐身高度和冶煉週期在一定範圍內成反比,爐身越高冶煉週期就越短,高爐是人類鍊鋼史上的一項重大革命,大幅提高了冶煉的產量、質量和能耗。

趙驥設計的高爐雖然簡陋,但相比漢時的冶煉技術已是天淵之別。

“這位是汝南大才陳祗陳奉宗”,趙驥把陳祗介紹給孟琰,“我會派他去你族中,指導孟家把高爐建起來”。

趙驥之前已經將高爐鍊鋼的原理講解給陳祗,這位三國時期的工藝天才領悟得極快,已經完全摸清了其中的門道,相信透過上手實踐後,就能完善補齊趙驥設計工藝中存在的不足。

接下來一段時間,趙驥又在李恢的牽橋搭線下,和爨、李等南中大族談判,約定好鐵礦石和成品鐵的採購價格,以後採礦主要由各蠻人部落負責,冶煉由孟家負責,當地大族則按照約定的價格採購,再經過公私渠道出售。

鐵是稀缺的必需品,趙驥又壟斷了冶煉環節,南中的漢人大族為了爭搶更多的份額,給出的採購價格都很公道,當然,李恢所代表的李家自然在其中佔了大頭。

滇池鐵坊建設得如火如荼之際,報功的文書也送到了成都的丞相府中,所有人都對這個結果瞠目結舌,僅靠三千人就平定了整個南中,這也太恐怖了!

一陣沉默後,董允第一個跳出來:“不能放任趙驥不管了,相府好不容易才從李嚴手裡拿回兵權,如果趙驥這次再因功升遷,那以後在軍中誰還能壓制得住他”。

“休昭失言了”,諸葛亮微微笑著說,“國有良將乃是好事,何況有功則賞是朝廷的法度,我身為丞相豈能隨意抹殺有功之臣”。

諸葛亮看一旁的參軍費禕把報功文書拿在手裡反覆觀看,有意詢問道:“文偉覺得朝廷該如何酬功?”

費禕合上文書從容應答:“吳、李二位都督東西對進,一舉平定南中,當為首功,該授重號將軍,其餘人等各自按功授職即可”。

諸葛亮會心一笑沒說話,董允卻茫然問到:“那趙驥呢?”

費禕揚了揚手中的文書:“報功文書中沒提趙驥立了戰功,他是監軍,也算從徵有功,我聽說他在成都未治產業,不如賜些宅院田地吧,叫他安定地方後就儘快帶兵回成都,不要久滯南中”。

“就如文偉所議”,諸葛亮拍板道,“遷吳懿為右將軍,封高陽亭侯,遷李恢為後將軍,封漢興亭侯,遷閻宇為平夷將軍,至於柳隱、句扶、孟琰等皆為中軍校尉”。

“還有那個陳祗”,諸葛亮看向費禕意示詢問,“我聽說文偉與他相熟?”

“陳奉宗通經義、兼技藝,是個能做事的年輕人”,費禕對陳祗頗為讚許,“這樣的人才不該浪費了,不如送他去尚書檯做個令史,留在馬季常身邊磨礪磨礪”。

“一事不煩二主,就勞文偉起草文書呈送尚書檯吧”。

兩個月後,滇池鐵坊的第一爐鋼煉成了,看著紅通通的鋼水從出料口流出,圍觀的孟家族人齊聲歡呼。

第一爐鋼帶有試驗性質,所以產量只有三百多斤,按照趙驥和陳祗的估計,等工藝成熟後,每爐應該能產鋼兩千斤左右。

雖然遠低於設計產量,但三百多斤的成品鋼已經足以驚掉在場所有人的下巴了。

鋼材貿易的利潤大頭歸趙驥,孟家的族人是拿工資幹活的,趙驥不怕孟家族人敢昧自己的錢,離孟家山寨不遠就有利益共同體李恢的駐軍,孟家是不敢亂來的。

鐵在漢代比較珍貴,價格換算下來比後世高出數百上千倍,按照《史記.貨殖列傳》提供的線索,西漢時每漢斤也就是後世五兩的鐵價值約十錢,漢末三國時產鐵量遠不如漢武帝時期,戰爭年代鐵需求又大,每漢斤最高能賣到武帝時的兩三倍都不止。

趙驥給南中大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