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不可!”
袁紹話音剛落,陳琳便站了起來。
“周易中有言,即鹿無虞,諺語中還有說法,言及掩目捕雀,不可欺以得志,捕獵尚且是這樣的情況,何況是國家大事?”1
陳琳朝著袁紹拱了拱手,以示自己並無對袁紹不敬的意思,繼續說道:“我知大將軍如今所面對的情勢危急,上有所迫,必行不得已之舉。但令人盤踞河東,詐為迫使之策,絕無可能無有後患,此為自欺欺人!”
“以強兵為外援聚會於京畿,必以強者為雄,屆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可成否尚未可知,秖為亂階卻是必然!琳請大將軍三思。”
何進一聽陳琳這話也不免猶豫了起來。
他朝著袁紹看去,卻見對方面色從容,顯然沒有被陳琳這番質疑給說退。
“本初,有話直說便是。”
袁紹回道:“我知孔璋所憂之事,以外援上臨皇都,一來有損於天子權威,如若操作不得法,只恐有更大的反撲,一來若董仲穎有不臣之心,難保有他禍。”
袁紹難道不知道董卓本事嗎?
當然不是。
連劉宏身在病中都覺得,董卓此人自西涼崛起,從結交豪強之時便已顯現出梟雄氣度,必成後患。
此人非但手下有一眾西涼武將擁護,有兵行赫赫之勢,當年孤軍深入追擊韓遂等人被圍攻的時候還能沉著冷靜,行奇策脫身,身邊必定有智謀之士。
這樣的人物若是給了他正式出兵河東的機會,只怕要出大事。
但董卓也有著比誰都明顯的短板。
在如今這個極重人品出身的時代,在袁紹看來,他是沒有越權機會的。
正因為如此,袁紹繼續說道:“因叔穎在此,有些話我說了得罪人,董仲穎如今雖因平西涼之事受封為前將軍,可其出自臨洮,無有中原根基,縱兵屯河東,欲再進一步極其難行,更有將軍以上位之威從中節制,加有北軍五校戍守城郭。凡此種種早做籌備,此便非孔璋所言即鹿無虞,乃是有的放矢。”
當然他並不會多說的是,董卓在升官途中曾得到過袁氏的提拔。
這份提拔並不算太多,起碼還不到讓袁紹將董卓徹底歸入袁氏故吏的程度,但在現如今這計較名聲的環境裡,董卓若再得了他這番相助,無論如何也該對他袁氏感恩才是。
他話說到此,朝著董旻投了一眼。
董旻先前為那西園八校和度遼將軍的人選所惱,很是記恨了世家一番。
若非劉宏沒將他那醉話張揚出去,他早該跟袁紹鬧起來。但他也沒少想到自己被針對而淘汰的情況,暗中對袁紹這等世家子心懷不忿。
不過他這會兒腦子轉得也不慢,情知這很可能是兄長在年前與他所說的機會,他連忙在旁補充了一句:
“大將軍請放心,我阿兄對大將軍素來敬仰,先前不願為少府與青州牧,也確實是因阿兄自年少便與涼州豪雄結交,不捨離
去。若大將軍有令(),
≈ap;rdo;
?()?[()]『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何進瞧著他這舉動,是有幾分親切感的。
也不知道這種親切感是因為大家的出身都不高,還是因為董旻瞧著也不太像是會動腦子的樣子。
以至於他聽董旻說什麼“大將軍有令,阿兄必當遵從”,只覺自己在聽的是什麼仗義豪俠之言,其中還真有那麼些個可信度。
但還不等他對著董旻答應下來,在場的人中又有另一人站了出來。
“我還是覺得此舉不妥。”
何進循聲望去,見開口說話之人乃是鄭泰。
鄭泰鄭公業乃是舉孝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