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另外女王腦子裡的瓷器設計,可不是當時時代的人能相比的。避開中低端市場,專注於高階,也給普士頓帶去了巨大的收益。
不過制瓷業的出現,也徹底擊垮了製陶業。其實陶工是能夠快速轉變成燒瓷工的,但是,當時各種工藝人幾乎定死,祖祖輩輩世世代代都只幹這一行,突然冒出來的新東西,不是所有人都有膽量轉行的。
絕大多數原本的陶工,都在制瓷業的洶湧狂潮中,被徹底淹沒。
可是在對待紙張的問題上,安羅娜女王卻錯得離譜。
在紙張出現之前,西大陸依然使用皮革紙張,那個時候的印刷,還只侷限於用大號印章向皮革紙張上印下圖案。
會出現這種情況,和知識主要由教會掌握有關。因為只有教會能聚集起足夠的人,進行書籍的抄錄——除了沒事可幹的修道士,國王在世俗中召集的會寫字的人,不可能心甘情願不忙事業,一心抄書。
當時那個年代,是不能和種花家古代科舉制度下的文人率相比較的,甚至很多小貴族都不會寫字,連《聖典》都做不到每戶貴族都有,因為書在當時實在是太昂貴了。
安羅娜女王大範圍鋪開的
在第二次戰火燃起後,正輝教紅衣主教級別的神職人員損失慘重。現在的改革派倒是也還有紅衣主教,但他們都是後期升上來的,本身資歷很淺,他們彼此之間也是誰都不服誰,局勢危險的時候,他們還能彼此合作,現在輪到分蛋糕了,他們就成了對手了。
看到這段記錄的時候,奧爾曾經很奇怪,因為用他的邏輯,完全無法理解。
一個龐大的組織,還是在與外敵激烈對戰的過程中,即使之前的領導者有所損傷,也該有新人立刻接替吧?怎麼可能舊人去世,上位的新人無法服眾的事情發生?
他的諸位老師們,也像解答別的問題那樣,給他解答了這個問題。
這也算是教會體系的特殊性之一了。
因為教會的擴散,依託的不是土地,是人。
信徒在,即教會在。
臣民對他們的實際統治者是有忠誠的,畢竟這還是個王即國家的年代,他們會不自覺地牴觸和警戒外國人或異族。就算是道德品質低劣的人,也知道把本國的東西出賣給外國是“叛國”——他就算依然會幹,但也很明白自己是錯的。
可在宗教中,信徒忠誠物件是給神的,所以,如果住的地方有兩家教堂離得很近,他們很可能今天去一家,明天又去另外一家。或者到外國辦事的時候,走進一間教堂祈禱,給這間教堂放下捐獻。這是很正常的,他不認為自己背叛了自己的信仰。
可對於不同的教堂來說,供奉給他,還是給別人,能一樣嗎?
底層的教堂既聽命於上層,可卻又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小世界。很多神父只耕耘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極端排外,包括教會中的兄弟。上層教會其實也有這個毛病,對教會來說,他們更樂意所有人一輩子都停留在自己的土地上,老老實實地給教會做供奉,不離開一步。
擁有統一信仰的信徒是高度集中的,卻又是鬆散的。
“管轄”著信仰的教會,看似是個統一的組織,實際上,更應該將它視作一個大聯盟。維持著教皇地位的,是各國國王的存在——教會需要一個在國王之上的人,執掌各國大教堂的紅衣主教們需要把力量串聯起來對抗王權。其次,就是這個世界天使的存在了,在天使之國出現之前,也在教會分裂之前,教會的天使們可是隻忠誠於教皇的。
在分裂戰爭期間,意圖分裂的正輝教沒有教皇了,舊的紅衣主教們原本就只是盟友。加入正輝教陣營的天使們,也擁有了更多的自由,正輝教天使軍團表示不參與教皇爭奪,這可真說不清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