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行。正要再說話反駁,這時就聽到一道很溫柔的聲音響起:“段姑娘,買賣上的事,向來就是銀貨兩訖。雖然你一開始跟店家說過要買這支玉蘭花簪子的話,但店家以前肯定經常聽到有人跟他說這樣的話,可結果未必人人真的守信去買,只怕他心裡也不將這話當真。這樣的口頭約定確實不作數。既然現在這支玉蘭花簪子是陸公子花銀子買下來,又送給了許姑娘,那就是許姑娘的所有物。段姑娘怎麼還能說是你的呢?賣不賣也是許姑娘的事。段姑娘豈可強求?”
又溫和的勸說著:“世間上的簪子何止千萬,段姑娘何必一定非要這支簪子?不如就此罷手。難道一定要鬧的大家都知道了才好麼?到時被人傳到皇上太后的耳中,對你和段尚書的名聲都不好。依我之見,剛剛段姑娘確實有做的不對的地方。便對許姑娘倒個歉,大家化干戈為玉帛,和和氣氣的,豈不好?”
聽聲音是位很年輕的姑娘,而且站在最後面。
眾人就都回頭望過去。
就見是位十五六歲的姑娘。穿一件水碧色領口繡黃蕊白梅花的杭綢褙子,頭上簪了一支雲頭玳瑁步搖,兩支金珠簪子和一朵淡藍色的堆紗絹花,相貌生的跟江南水月一般的秀麗清雅。
許琇寧認得這個人。知道她名叫周靜婉,是周太后的孃家人。父親也曾受封從二品的定國將軍,在京城裡面也是威名赫赫的。只是後來她的父親在一次平叛外敵的時候不慎中了一枝冷箭死了,留下妻子和一雙兒女。
皇上為了嘉獎,就下旨封了周太太為一品夫人,女兒周靜婉為鄉君,兒子襲封定國將軍的名號。
只是這些死後的哀榮原本就是做給活著的人看的,以示朝廷肯定不忘有功的人。但是周家的兒子還小,才四歲大,壓根就支撐不起門戶。周父一死,人走茶涼,原有的顯赫就慢慢的冷淡了下去。
就是周太后,周靜婉的父親還在世的時候對他們也是很好的,但是後來周父一死,就開始扶持起她其他孃家的人來,對他們的情分也漸漸的淡了下去。
不過兩年,京城中就很少有人關注周靜婉一家了。這次沈老太太六十歲的壽辰,周靜婉也是受了母親的囑咐,帶了壽禮過來給她祝壽。
過來也是靜悄悄的坐在一旁,很少說話,很少有人注意到她。現在也是因為許琇寧是許明誠的妹妹,忍不住的還是開口說了這番話。
許琇寧卻忽然想起上輩子的事來。
她知道她的兄長是很心悅這位周姑娘的,只是少年人臉薄,總是不好意思說出口。也擔心對方不喜歡自己,難免會尷尬。就一直沒有說這件事。
後來這位周姑娘被段德業的二兒子段睿明看中,死活鬧著非要娶她。段德業就求到了周太后跟前去。
周太后自然沒有什麼不允的,當即就同意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