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讓洪武帝沒想到的是,洪武二十二年,也就是藍玉攻到捕魚兒海的第二年,元軍發動了報復性猛攻,邊關接連告急,因此,奉命輸送糧草的周王在一次送糧過程中直面接觸了猛攻邊關的元軍。
那血沫橫飛的場面驚到了一直生活在錦繡膏腴之中的周王,加上彼時戰況緊張,邊關隨時可能被破,想到邊關一破下一個要應敵的就是開封,在回程的途中周王竟是撒腿跑去了老家鳳陽避難。
此舉可把朱元璋給氣壞了,他拒絕了所有人的求情,硬是將皇五子發配去了雲南勞動改造,至於周王的塞王任務則是交給了其才十歲的長子朱有燉在王府教授的輔助下負責。
但誰也沒能想到的是,做出臨戰出逃這等不負責任之舉的周王在發配的過程中親身經歷過民間疾苦後竟然幡然醒悟,改變了其人生志向。
「在流於雲南的路上,周王殿下生了一場大病,不得不在當地接受治療。」
一個內侍恭敬道:「殿下說,他在民間醫局治療過程中發現民間的醫療費用高昂到百姓不可能負擔的程度,且當地醫者良莠不一,於是在抵達雲南藩地後,他令周王府良醫李恆以及若干雲南本地的醫匠整理編寫,寫下了此書。」
說著,內侍將手中捧著的厚厚一疊書籍抬起,姿態極為謙恭:「此書共八卷,殿下希望此書可『袖者易於出入,便於中笥』,故名曰《秀珍方》,今歲方才成文,周王殿下只印了一套,聽聞太孫殿下在收集民間書籍,便令奴婢送來,請太孫殿下掌掌眼。」
木白聞言不由肅然,他立刻讓人將書冊接來,當著內侍的面便展開細讀。
這個時代的讀書人講究醫讀不分家,大部分的讀書人都會一些醫療之術,在跟隨先生學習的時候木白也背了不少醫術,因此不過看了幾頁,木白就意識到這是本好書。
華夏的醫療技術起自原始,但自《黃帝內經》起,醫療一道從醫祝不分家逐漸走向了獨立的道路,其後經張仲景、孫思邈等醫者的整理編纂,華夏的醫藥正式進入了方劑時代。
但如今的方劑傳承自漢唐,迄今已有千百年,鬥轉星移氣候變化,加上人力對地方的影響,這一切都致使老藥方上不少常見的藥品都成了稀罕品。
而同時,在那以後,民間醫者也隨著國家擴張貿易暢通的過程,陸續發現了不少全新的藥材,譬如沐春從雲南帶回的草藥「三七」便是此前所有醫藥書籍上都沒有記載,但療效極佳的良藥。
於是,有趣的事情便發生了。
一方面是老藥方藥材稀有昂貴,人們看不起病,一方面是新藥材明明各方面都很優秀,但因不在藥方上,許多醫者不知曉也不敢用,硬生生造就了醫療界的圍城。
意識到這一點的周王便收集了大量的地方藥方,在收錄大量歷史名方的同時,他也不計其來源,不計其藥材的收集了不少新方。
他甚至特地登門拜訪遊醫和苗醫,只為得到他們的經驗和佳方,此二者在尋常醫者眼中向來是被打為邪魔外道的,但在周王這兒,他收集的唯一標準就只有一個——只要被證實治得好病。
而在開源的同時,周王也沒忘了身邊人,這冊書中收錄了周王府良醫們的原創藥方。
木白為什麼知道這個呢?因為這八卷醫書上在藥方外還列明瞭病因、病機,其中藥方的使用者正是周王本人。
說白了,這就是周王的病歷卡,而願意將自己的病歷卡公佈於眾,甚至以自己的病情為周王府良醫做背書,不的不說周王的氣量之大。
木白細細翻了自己瞭解比較多的外科、傷科資訊,上頭的不少藥方或是似曾相識,或是令他拍案叫絕,木白幾乎是立刻就對周王府派來的內侍表示書他收下了,但是醫科書籍情況特殊,他需要令人核實過後才能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