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小孩那小身板,小吏覺得不像是能舉起兩石的模樣。舉重可不是個小事,一個不好是要出人命的。射箭倒是安全些,只要別射到自己身上,最壞不過是扭傷。
他想的挺好,若是木白在射箭這一關被刷下來,自然就不必考舉重了。
理由也是現成的,邊上不是還有個考生要比試,就說重複利用場地得了。
木白從對方未盡之語中聽出了對方的言外之意,他倒是沒對他人的不信任有什麼負面情緒,反而衝著對方露出了大大的微笑,隨即便甩了甩手腕,做起了事先準備。
「那個,小郎君,我們的靶都是成人高度,要給你搬個凳子踩踩嗎?」
木白:「……要。」
作者有話要說:其實這次科舉應該是木有武舉的,大明的武舉開考的次數並不多,主要是因為明朝的武官一般都是家中繼承下來的職業軍人。
另一方面大明還有軍籍補充軍人人口,所以明朝的武舉只能說是一個聊勝於無的補充手法吧,想得起來就開,想不起來就不開。
其實這一點還挺可惜的,明朝的戶籍制度(就是匠籍、軍籍、民籍那玩意)在初期的確是保證了普通民籍的生活安定(明朝普通百姓不用參與到戰爭中去)但是也導致了階級固化與腐朽,以至於社會百姓沒有了進取心,失去了活力和流動性。
而且因為老祖宗的一個決定,致使後代子孫不得不跟著前人的腳印來走某種程度上來說也不公平,畢竟有些行業是真的吃天分。
戶籍制度是在清朝被取消的,所以清朝對於武舉的依賴性比較高。
但值得吐槽的是,武舉誕生是在武則天時期,也就是唐朝,當時的科考專案還是射箭、摔跤之類的搏鬥類專案,所以當初武舉選上來的人才質量比較高。
但到了宋朝就變成了主要以兵書為主武力為輔,從此一路延續。
或許有人覺得這是宋朝人腦袋有問題,但其實不全是。到了清朝時候考慮到要求武夫讀書這個可能太難為他們了,曾經將文舉題目簡化,結果導致社會對武舉的地位看得更輕,認為武官都是莽夫,以至於人才紛紛棄武從文。
清朝末期帶兵打仗的大部分都是文官,還美其名曰「儒將」就是因為這個道理。
所以一個朝代中武將人才的選拔和任用是很重要噠。
就像我們現代宣傳上也是,你看電視裡的徵兵廣告很少是給你展示兵哥哥一拳頭能砸碎幾塊磚,(這個好孩子不要學,傷身體)或者是可以做多少伏地挺身,多少引體向上,射擊打靶能中幾槍,反而是會給你展示一些很高科技的東西。
比如外行覺得不明覺厲的飛機操作介面,坦克介面,雷達資料圖這類東西,搞搞計算,通訊偵查,甚至還動不動就從高校裡招兵(作者君當初也想去噠!但是身體素質不過關,放棄了)鼓勵博士碩士加入軍隊體系等等。這都是塑造了現代軍隊文武兼備的形象。
在現代沒人會覺得當兵是一件羞恥的事情,反而很光榮就是因為軍隊在我們心裡不是一個卑賤的職業,而是高大上,又有情懷又有待遇還有尊重。
但放到十來年前吧,還是隻有考不上高中的人或者貧窮到養不起孩子的家庭才會把孩子送進去。當時如果問:你的夢想是什麼,絕對沒人會說我想做個軍人。
所以想想如果軍隊沒有轉型,哪怕再怎麼宣傳人民子弟兵的概念,是不是也讓人不想參軍?
如果有人問中國最大的優勢是啥?其實我覺得應該是我們有五千年的歷史,所以現在發生的事情擁有的教訓都能在歷史書裡面找到答案,老祖宗的經歷和智慧可以幫助我們少走很多彎路。
畢竟歷史就是研究人的學問,而無論經過多少年,人始終還是那個人,沒有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