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金屬絲,在鎢合金刀具面前,電渣鋼引以為傲的力學效能,依舊不能敵。
身管原件緩慢旋轉,十二刃拉刀穩定向後運動,炮管內壁膛線逐漸顯現,紋路清晰,數量分明。
莊前鼎面色鄭重,一絲不苟,雙手緊握控制桿,小心翼翼控制拉刀配合身管原件的旋轉速率,同時保持勻速前進的狀態。
整個膛線拉削加工過程之中,速度不能快,也不能慢,拉刀和身管的配合必須最佳,拉削前進速度和旋轉速度需要保持恰到合適的程度。
多了一絲報廢,少了一絲也報廢。
不過,得益於這臺專用的臥式重型液壓拉床,其液壓傳動結構的控制精度,遠遠超過機械結構的傳統拉床。
餘華站在旁邊觀看,耐心等待,一如既往的相信莊教授,論實際機械加工能力,根據地沒人比得上這位清華教授,包括他在內。
兩名學徒稍顯緊張,他們仔細觀察莊前鼎的操作手法,心中牢記每個操作步驟,儘可能學習經驗,提升技術。
對他們而言,加工炮管膛線和加工槍管膛線完全是兩個概念,後者搞廢一根,頂多挨個批評和處分,可如果是前者搞廢一根,其損失幾乎無法估量。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
精加工車間內,只剩重型液壓拉床主電機運轉的聲音。
兩個小時緩緩過去,此時,重型拉床內,保持勻速前進的十二刃拉刀終於顯露刀刃部位,高速流動的清澈切削液從身管末端流出,冷卻拉削部位的同時,裹挾諸多纖細的金屬絲離開身管內部,避免造成損傷。
見到形狀獨特的拉刀刃口部位,在場觀摩的餘華和兩名學徒頓時打起精神,出現這一幕,意味著整個膛線拉削加工進入尾聲,即將完成。
十二刃拉刀出現的刀刃部位越來越多,纖細金屬絲不斷冒出,沒多久,伴隨著多刃拉刀最後一組刃口離開緩緩旋轉的身管原件內壁,主電機運轉的龐大聲音隨之消失。
精加工車間內,驟然安靜下來。
“呼……”
莊前鼎輕輕吐出一口氣,停下手上的動作,將拉床調整為初始狀態,接著來到身管原件的前端,視線投向身管內壁,只見十二條按照設計纏距旋轉的膛線映入眼簾,仔細觀察膛線,過了一會兒,轉頭看向餘華,打出oK的手勢。
“膛線完美,符合設計要求,成了。”
簡短話音蘊含濃濃的情感,三分喜悅,三分滿意,三分自信,還有一分釋懷。
成了。
設計壽命高達4000發的23倍徑105毫米火炮身管完成所有精加工,膛線完美,達到設計要求,而這,意味著‘紅牡丹’105毫米榴彈炮最後一個難關被突破。
從現在開始,根據地宣告擁有自主研發製造105毫米榴彈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