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來自延城的信!(1 / 2)

小說:我的科學時代起點 作者:仲淵2

淞滬的槍響震動大江南北,國民革命軍第九集團軍轄三師六旅約五萬人進攻上海之舉,如同颶風般席捲全國。

一時間,國人無不震驚!

當震驚過去,緊隨其後的便是……

振奮!

激動!

以及內心那一抹微不足道的期待。

能贏嗎?

不知道。

但他們希望這場仗能贏,這次淞滬戰役能夠獲得勝利,能帶來幾乎不可能的好訊息。

對於身處亡國滅種危機邊緣已久的億萬國人而言,他們聽到的壞訊息真的太多太多,從當年八國聯軍進入北平,到1914年失去山東,再到九一八事變丟失東三省,中華一直在捱打,中華一直在墜向亡國的深淵,從未停歇。

中華滅亡,這不是空談,而是身處如今這個時代的人們,真真切切感受到的事實,不少國人對於中華的未來充滿悲觀,乃至絕望。

為什麼?

因為日本太過強大,強大到足以令人窒息的程度。

隔海相望的日本已經完成工業化程序,擁有幾近完整的工業體系,可以生產航母、戰列艦、驅逐艦、艦載機、陸基戰機、坦克、包含大口徑重炮在內的完整火炮體系,以及包括輕重機槍在內的輕武器體系,自主創新開發6.5毫米有坂子彈。

這些僅是軍事工業領域的實力,還沒有涉及重工業領域。

中華有什麼?

軍事工業領域,能生產一些步槍和子彈,以及少量的迫擊炮,如果加上閻錫山的太原兵工廠,勉強能生產105毫米榴彈炮。

造不了飛機,造不了坦克,造不了軍艦,造不了航母,造不了任何能夠超越日本的武器裝備和工業品。

重工業領域,最重要的鋼鐵年產量不及日本鋼鐵年產量的零頭,其餘諸如硫酸、硝酸、石油、乙烯、甲苯等工業原料的生產佈局和規劃幾乎沒有,產量低的可憐。

這就是差距,中華與日本之間明面上的差距,如果談到國際影響力、教育體系、綜合科技潛力等等潛在內容,雙方之間的差距甚至無法用‘天壤之別’形容。

盧溝橋事變結束之後,日本陸軍大臣杉山元提出的三個月滅亡中華計劃,對於國內有志之士而言只會覺得其狂妄,但對於底層民眾和中層人士而言,這個計劃卻極為真實。

當下,突然爆發的淞滬戰役,對於無數被籠罩於亡國滅種危機邊緣的國人來說如同一支強心劑,彷彿撥開萬層烏雲,透出一點空隙,讓那一縷似縹緲卻又耀眼的光芒,照進無數人心中。

這是如雨後春筍般的希望,令中華延續長存的希望。

滅亡還是延續,用戰爭來選擇。

伴隨著淞滬戰役爆發,國人無不歡欣鼓舞,激動振奮,沿海地區民眾可謂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協助抗戰之舉比比皆是。

而與原來歷史有所不同的是,本該現在時間點才遲遲搬遷的沿海地區工業,得益於破譯紅密資料提供的絕密情報和沒有持續決策失誤的中正老哥作用之下,沿海地區絕大多數工業設施和機器裝置,以及相關生產資料和原料,均已陸續抵達武漢和長沙等內陸重要城市。

比起原來,如今儲存的工業力量更多。

不過,對於中正老哥而言,僅憑這些東西還不足以支撐抗戰,必須儘可能爭取更多的時間,獲得更多的物資和裝置。

……

作為南方大港,在滬地尚未開發之前,廣州城如同璀璨閃耀的明珠般,鑲嵌於中華大地的版圖之上,熠熠生輝,散發著獨特的美麗。

這裡是中華對外接觸和通商最早的地方,亦是當前中華髮展最快和實力最雄厚的城市。

東方明珠,最早形容的並非上海,而是廣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