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詢上馬車之前,對兩位長輩躬身行禮,又擺手示意他們回去。沒料到,二弟程譯快步趕出來,徑自走到他跟前。
“哥……”程譯遲疑一下,道,“我來送送你,盼著你金榜題名。”
程詢笑著拍一拍他的肩,心裡暖融融的,“有心了。我也但願我可以。”
“那行,你趕緊上車吧。”程譯後退一步,“早到一些總有好處。”
程詢頷首,轉身上了馬車。
在路上,他仍在斟酌:這一次出考題的人是誰?
皇帝指派的監考官,並不參與出題,且會受到錦衣衛的監督——不怪他們私下裡都說,實在是費力不討好的差事。
近來,皇帝陸續見過幾位大學士,商討的必有會試一事。
那麼,究竟是親自出題,還是指派了哪位大學士出題?
不得不承認,父親先前鬧的那麼一出,多多少少是影響到了他:那般憎恨的人,不想看到你好,就算只為著不讓他如願,也想讓他得到個大失所望的結果。
親人,親人。
在完全地對峙之後,便會成為有形無形地阻力。
而到今日,事到臨頭,程詢讓自己放下父子之間的糾葛,也真的做到了。
有的人面臨考試,會怯場,會發揮失常;有的人面臨考試,則會莫名其妙地做到心平氣和、頭腦敏捷,或是照常發揮,或是超常發揮。
以前世的經驗而言,他不是前者是一定的。
一番磨煩之後,考生們入場。
拿到試題,程詢細細看了,唇角上揚。
與前世完全不同的考題,反倒讓他生出切實的喜悅。
有些事,是他走再多捷徑也會欣然接受的,例如與怡君;有些事,是他重複前生路會莫名心虛的,例如功名路。
這是兩回事。
感情上,是縱觀一生的篤定。
考場上的變化,取決於太多因素:讀卷人不是一個,你但凡引起了哪一個人的不悅甚至反感,名次大抵就會受到影響。
而在這背後的那些接受評判的人,哪一個都是經過了十年或數十年寒窗苦讀。
沒有公平可言,只是事在人為的一件事。
無法改變。唯有適者生存。
.
會試開始之後,除了程府,最擔心程詢出岔子的,便是廖家。
都知道,就算程詢真的名落孫山,也不愁前途,但他們因著越來越多的欣賞之情,滿心希望他的功名路是自己一步步賺得。
相對於來講,怡君算是最平靜的,每日該上課就上課,該做針線就做針線,偶爾晚間做功課到半夜。
廖大太太聽了哭笑不得,對羅媽媽道:“這孩子,也不知是心大,還是不在乎那些流於表面的東西。”停一停,又道,“我不行,我是俗人,還是想喜事成雙,親事雖說已經定下,卻還沒下聘禮。下聘的日子,私下說定了三月二十二——要是殿試之後,解元考取了前三甲,對兩家來說,都是喜上加喜的事兒。”
羅媽媽就笑道:“奴婢瞧著您和大老爺這意思,想是已斷定解元能夠高中了,不然,也不會應承下來。”
“是啊。”廖大太太想一想程詢的樣子,“這人哪,有時候就是這樣,有的人就是要什麼有什麼,有的人就是一輩子缺斤短兩的——不是這兒有不足之處,就是那兒有瑕疵。像解元那樣的人,該是蒼天都會眷顧的。”
羅媽媽連聲附和。
香雪居里的怡君,此時正忙著做點心。
上次一別,每隔一兩日,或是程安來取她親手做的點心,或是阿初送到別院。
那廝第一次回的字條是:多多益善才好。
好像她準備的不夠他塞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