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趙驥緊鑼密鼓進行人事洗牌的時候,兵敗潼關的司馬懿也正在洛陽向曹叡請罪。
“臣坐失南鄉、襄陽二郡,臣有罪,請陛下治臣不效之罪”,司馬懿遞上請罪疏,然後深深拜伏下去。
曹叡望著司馬懿低伏下去的頭頂,很想真的罷免了他的官職,但作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他知道現在絕不是從世家大族手中收回兵權的時候。
蜀漢那邊無論諸葛亮抑或趙驥,對世家大族的態度都是又用又打,和曹操非常相似,遠不如曹丕代漢以後來得寬容,這也是曹魏治下的世家願意支援朝廷對抗蜀漢政權的重要原因。
要是不放出權力給那些貪婪計程車族,誰還肯替你賣力對抗蜀漢。
另一方面,司馬懿雖然這次兵敗潼關,還折了張合這員武皇帝時期的宿將,但主力並未受到太大的傷亡,戰績相比於曹真、曹休、毋丘儉來說好得多。
而且曹叡眼下也實在找不出在大軍團指揮能力上可以放心的宗室將領去代替司馬懿,相比於收回軍權,抵擋住蜀漢的攻勢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司馬懿看似謙卑的主動請罪,其實更像是一種肆無忌憚的無聲抗議。
曹叡深吸口氣,把胸腔中澎湃的怒火壓了下去,換作一副儘量溫和的表情說:“勝敗乃兵家常事,驃騎將軍是先帝託孤之臣,豈能稍受挫折便輕易棄朕而去”。
“臣無能”,司馬懿免冠再拜道,“臣連自己麾下的將士都制不住,致使徵西車騎將軍張合在蜀人函谷新城下拖延日久,使得涼州蜀軍能夠及時入援,若非如此,大軍本可以一舉攻克潼關,此皆臣治軍無方所致”。
曹叡用力把手中的請罪疏捏成一團,但臉上依舊和顏悅色地安撫道:“此非驃騎將軍之過,朕已經下旨免去了張合之子張雄襲職的資格,永世不再錄他為將,此後再有不服從驃騎將軍軍令者,皆如此例”。
“另外……”曹叡沉吟片刻,“箕關之失,罪在郝昭,朕決定起復令郎司馬師為徵蜀護軍,隨你共同出征”。
“陛下如此信臣倚臣,臣慚愧呀,臣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雖九死而無悔”,司馬懿感激涕零地第三次拜了下去,看得曹叡心頭陣陣噁心。
目的達到,該到了表決心和展示自己能力的時候了。
司馬懿抹乾淨眼淚立起身子說:“臣以為我軍屢屢敗於蜀人,皆因大略有誤”。
曹叡之所以對司馬懿做出讓步,要的就是他能全心全意替自己謀劃:“驃騎將軍細細道來”。
“陛下寬仁,又因漢中險峻,是以才在登基之初定下了西守東攻的國策,但這份策劃放在今日已經明顯不合時宜了”。
“臣細數了與蜀人的歷次交戰,皆是對方主動進攻,而我軍疲於應付,陷入了敵人打一下、我們才動一下的被動局面,此大違兵家致敵而不致於敵的道理,如此焉能不敗”。
曹叡深以為然地重重點了點頭,他雖然不喜歡司馬懿,但又不能不承認司馬懿是個眼光卓絕的謀士,剛才這番話可謂是一針見血,指出了曹魏朝廷在戰略決策上的重大失誤。
司馬懿繼續說道:“如今賊將諸葛亮新喪,趙驥正忙於安定朝堂,正是我軍發動攻勢作戰的良機,況且襄陽一役,蜀吳失和,臣建議陛下效仿武皇帝破關羽故計,聯合東吳孫權,竭全國之兵,分多路伐蜀,畢其功於一役,一舉克服雍涼二州”。
曹叡眼前一亮,整個人頓時豁然開朗,他有些激動的站了起來:“如何兵分多路?”
“陛下宜遣使交好孫權,承認其帝位,再許以襄陽之地,讓他由江陵出兵攻打襄陽,另遣一軍出夷陵威脅永安”。
“再令振威將軍胡質自宛城攻南鄉,護匈將軍毋丘儉南攻壺關,臣親率洛陽主力攻箕關、潼關,威脅河東和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