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威望。瓦崗軍雖然是天下最大的一支反隋力量,但是構成複雜,凝聚力當然與李淵那樣以宗族閥門為核心的勢力不能相提並論。若是順勢時,都還能表面上聽從統帥號令,但到頹勢時,就開始離心離德了。
二是這些地方也確實是民力枯竭,難以為繼。本來群雄並起反隋就是因為楊廣三徵高句麗導致民生凋敝所造成的。結果換來瓦崗軍統治後還是三天兩頭的徵糧,徵兵,徵集勞役。本來為瓦崗軍當兵賣命還有口洛口倉的糧吃,如今還得自己帶糧去,哪會甘心。若是逼迫急了,只怕從平民百姓到豪強大族又要造反。因此這些瓦崗軍的郡守縣長都消極應對李密的敕令。
……
就在李密焦頭爛額之時,楊廣這邊卻是順風順水。豫章之戰,隋軍大捷。在長久圍困後,林士弘最後盤踞的豫章縣被隋軍攻破,林士弘被當場斬殺,現在他的頭顱已經擺在了楊廣的案頭。除此,前些時乘北方隋軍與瓦崗,南方隋軍與林士弘鏖戰之機,竄入南陽,新野,襄陽一帶攻城劫掠吃人的流寇朱粲也被秦瓊,程咬金所剿滅。
林士弘的滅亡意味著南方成體系的反隋割據勢力已被全部肅清。當然還有小股類似朱粲這樣流寇性質的武裝,但這都已不足為患,憑藉地方上的郡縣戍兵就能剿平。
楊廣眼見南方再沒什麼制肘,隨即下達詔令,命夏越抽調江都總管府精銳沿通濟渠北進,與北方隋軍南北合擊,徹底剿滅以滎陽為中心的瓦崗軍勢力。
十天之後,夏越統領十萬隋軍,徵集大小民船千餘隻,滿載軍需糧草,水陸並進。隋軍沿著通濟渠一路北進,沿途各郡各縣望風而降,勢如破竹。除此杜伏威率另一支五萬人的偏師直取青徐,一路之上也是少有抵抗,大多城縣皆被傳檄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