壕。
在主力步兵上,長柄武器兵種再一次佔據了主流,這個選項就是【山地長槍兵】,原型是瑞士長矛兵。長達五六米的長槍所構成的密集方陣再次重回戰場。但這與當年的馬其頓長槍方陣有著本質的差異。
他們的這種長槍方陣是由一個個獨立而又相互配合的小陣構成,而不是馬其頓方陣那樣連綿幾里的大陣。他們之所以叫【山地長槍兵】,是因為靈活多變的陣形可以適應更多的複雜地形,而不僅僅是像馬其頓密集方陣一樣只能在平原地帶發揮出優勢。
因為陣形多變,因此也就不存在類似馬其頓方陣那樣側翼後背必須由其它兵種給予掩護的缺點。除此每個人都帶著鋼刀和連弩。用於必要時候的肉搏戰和長距對射。這一點和原版的瑞士槍兵不同,後者配的是專門的短戟手和十字弓手。
但是這些山地長槍手的機動性是透過削弱防護而得來的,兵士們除了穿戴一個金屬胸甲外,其餘甲冑都是皮製。也沒有盾牌。
楊廣詫異的想沒有鐵甲,如何防禦住漫天的箭矢。他仔細琢磨了一下,才悟出其中道理。
原來這個歷史時期,因為武器裝備,通訊手段,交通輜重運輸的發展,弓弩快馬的大量應用,軍事思想已經發生了深刻變革。敵對雙方很少會將所有兵力集中到一個地點,而後擺好各自大陣,最後一決雌雄了。絕大多數戰鬥都是遭遇戰,攻堅防守戰。遭遇戰中,雙方不可能來的及布成兵種合理分配的大陣,都只能將行軍對形迅速演變為作戰隊形展開戰鬥。這種情況下很難發生遭遇密集弓弩射擊的事,除非是遇到伏擊。所以犧牲防禦來提升長槍密集方陣的機動性,地形適應性是合適的。
騎兵方面,同樣犧牲防禦換取更高的機動和靈活性也成了趨勢。【輕甲飛騎】就是取代柺子馬的兵種。他們的原型就是十二世紀縱橫歐亞陸橋的蒙古輕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