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真的會感到很奇怪,顧知書在今晚的節目裡,有提及哪怕一句抑鬱症相關的話題嗎?
並沒有。
甚至他全程都和陳樂瑤在演雙簧,搭檔相聲,以一種幽默的風格,將王陽明的生平事蹟與功業展示出來。
他並未歌頌苦難,對於王陽明在龍場的遭遇,也沒有著重於困難方面的描寫,幾年下來吃的苦頭,往往被一筆帶過,反而是心境的變化,悟道的過程,濃墨重彩,渲染頗多。
可以說,和很多所猜測的那樣,顧知書可能會在節目裡,描述一個出身苦難,但最終透過自己不懈努力,戰勝困難,獲得新生的主角,截然相反。
從一開始,王陽明就和所謂的“苦難”顯得格格不入。
無論是他自己跳脫的性格,還是幾乎完美的家庭背景,都讓王陽明和普通的抑鬱症患者,彷彿身處於兩個世界之中。
甚至,假如不是王陽明“自討苦吃”,做出那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舉止,比如上書彈劾劉瑾啥的,他這一輩子,估計都能在順風順水之中度過。
從出生到死亡,就沒有嘗過“愁”的滋味。
這種人生劇本,估計能羨慕死當今99%以上的人群。
但直到本期的《故事人生》結束,網上似乎都沒有出現過“跑題”的聲音。
沒有人跳出來指責顧知書的故事貨不對板,和“定製題材”格格不入。
更沒有人跳出來陰陽怪氣,說顧知書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扯了個虛構的故事。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顧知書已經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知行合一!”
對於抑鬱症患者而言,可能她們已經尋找過了很多的名醫,透過各種渠道找到了很多的“方法”。
有人說,多笑,哪怕是假笑,笑得多了,自然也就會內心變得開朗起來。
也有人說,要多和朋友談心、聚會,透過社交的熱鬧和歡樂來驅逐內心的恐懼和孤獨。
還有人說,要多讀書,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然後就可以對抗抑鬱。
美食、旅行、登山、運動、冥想、健身……
無數的“建議”如雪花般飛向那些抑鬱症患者,每個人都對這個可憐的群體,報以極大的善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你能說這些建議是錯的嗎?
估計不能。
因為其中的某些建議方法,的確對個別患者,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也的確幫助到了一些人,從抑鬱症當中康復,或者緩和下來病情。
然而,這些具體的方法,其實並不能對每一個人都適用。
有的病人覺得熱鬧會有助於自己的心情愉快,而有的人只會覺得吵鬧,從而內心變得更加煩躁。
有的病人在相對安靜的環境下,可以靜下心來,享受安寧的愉悅,而有的則會陷入恐懼,宛若墜入深海之中,連呼吸都感覺困難。
每個人的喜好不同,經歷不同,性格不同,對同樣一個事物,可能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態度。
即便是醫生,都沒有辦法提出百分百正確的建議,因為有時候病人說的話,也不一定就是真心話。
或者有些病人根本就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都一無所知!
這種情況下,任何建議都是不負責任的,甚至有可能好心辦壞事,讓別人的病情加速惡化。
而顧知書借王陽明的故事,提出來的這個建議,就不一樣了。
抱歉,我不能給到你具體的建議,但我可以為你指出對抗病魔的方向。
那就是陽明心學,也就是“知行合一”。
只有你,才是最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那個人,只有你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