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五一、國慶、春節這種大的節日,有長假期還好說。
平時那些一兩天的短假期,甚至是許多不放假的小節氣,回家幾乎成為一種奢望。
最常見的,就是隔著手機螢幕,透過影片連線的方式,給在電話另一頭聚餐的父母親戚們,送上一句節日的祝福問候。
當關掉手機影片的時候,環顧四周,又只剩下了自己孤零零一個人待在出租屋內的身影。
可不就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對那些這個春節也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回家的人們而言,此刻聽到這首詩,更是內心淒涼,悲苦萬分。
而王維竟然在十七歲就能寫下情感如此強烈,能引發無數人共鳴的詩句,稱之為天才一點不為過。
還有,聽聽顧知書又在說什麼胡話了?
這麼一首詩,你告訴我,僅僅只是有後來“大成”期的影子?
那王維巔峰期的詩作到底得有多麼嚇人啊?
什麼?你說《相思》?那沒事了……
“開元九年,王維來到長安已經整整七個年頭了,這一年,他終於進士及第,蟾宮折桂。”
杜夕月嘴角一抿,伸出手指頭數了數。
十五加七,是多少來著?
噢,是二十二!
整整七個年頭,終於進士及第,顧知書說得好像經歷了滄海桑田一樣,仔細一看,又是個二十出頭就高中進士的天才人物。
搞得現在大家好像都對進士這個身份有點脫敏了,平時討論某個歷史人物,習慣性都問一句:
他是幾歲考中進士來著?
三十以上啊?
嗯,也不錯……
也不知道那些四五十歲才考中進士,全家鞭炮鑼鼓齊鳴,喜極而泣的那些先人,知道自己的聲譽被來自後世的一個電臺主播如此輕辱,會不會氣到跳進夢裡找他算賬?
“關於王維具體是第幾名高中,歷史上存在爭議。
南宋人計有功在《唐詩紀事》中,有一段大意如下的記載:
王維未滿二十歲,寫文章的才華就名滿長安,而且他極其擅長彈奏琵琶。
某一天,岐王把他帶到公主府第,讓他假扮演奏者,到公主面前獻藝。
王維演奏了《鬱輪袍》新曲,並出示所寫詩文。
公主大為驚奇,令宮中侍女傳教,還將考官召來,內定王維以解頭登第。
古代府試和州試的第一名稱‘解頭’,進士的第一名稱‘狀元’,史書上並未記載王維奪得狀元,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精通詩作音律,並以此躋身進了皇室貴族的圈子,背後有貴人賞識,本身有才華卓越,想必名次是不會太低的。
這裡還有一樁趣事,那就是上面提到的公主,有人認為就是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
這位玉真公主雅好藝文,李白初到長安時,也是住在玉真公主的終南山別館之中。後來也是玉真公主向唐玄宗舉薦的李白。
如此一來,王維和李白也在玉真公主這條線上,產生了交集,詩仙和詩佛之間的醋海情浪,也由此誕生。
不過這些都是坊間傳聞,不在正史記錄之中,如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展開腦補,或者去看聽眾裡的大才撰寫的同人文章……”
顧知書一番話直接讓無數被勾起了吃瓜之魂的聽眾大感掃興。
誰要聽什麼正史啊?
我就要看李白和王維搶公主的瓜!
要說這位玉真公主,可真是人生贏家啊,兩個青史留名的天才詩人,為你痴狂為你瘋癲。
這種奇妙經歷,不亞於你讓香江四大天王中的兩人在90年代為你爭風吃醋,如何叫一個爽字了得?
想想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