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兩廣地區叛亂再起,朝廷束手無策,此時皇帝又想起了王陽明。
那個無所不能,戰無不勝的王陽明。
於是賜下鐵券和歲祿,命王陽明總督兩廣,平息叛亂
此時陽明先生已經是五十五歲高齡了,而且這些年連番折騰,身體健康已是每況日下。
以他當時的名望,完全是可以拒絕這份差事的,但他若是拒絕,就不是那個十五歲就高呼要為國出征的王陽明瞭。
他這一生就是為國為民而活著。
臨行前,王陽明找到了自己的兩位得意門生,吩咐道:
我此行赴任,必定再無返鄉之日,此刻即是永別之時,望你們用心於學,不要辜負老師的期待。”
聽到這裡,很多聽眾都默默流下了眼淚。
他們眼中好像看到了一個偉岸的背影,區別於蘇軾的文采斐然,不同於李白的豪情萬丈,也迥異於尼采的孤獨瘋癲。
他能文能武,一生都在踐行兒時立下的志向——
保家衛國!
他的哲學思想簡易樸實,不僅便於學習掌握,而且易於實踐執行。
儘管自身之道德、功業、文章均已冠絕當代,卓立千古,但又汲汲以聚徒講學為性命,將思想的光輝遍撒於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之上。
人人皆可沐浴其光芒。
即便在人生的最後階段,他所思所念者,無非還是那九個字: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從未改變!
“陽明先生對弟子說:我還有最後四句話要傳授給你們,我畢生之學,皆在於此,你們要用心領會,將之發揚光大,普濟世人!——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此即所謂心學四訣,流傳千古,經久不衰!
陽明先生是本著為國捐軀的思想準備,走馬上任的,但他都沒有想到,自己的名氣已經大到何種程度。
兩廣叛軍聽說王陽明來了,商議半天,最終拿出來一個最佳應對方略——
投降!
於是折騰了朝廷幾年都沒有辦法解決的兩廣之亂,僅僅是因為王陽明的親自到來,就此平息。
1528年十月,王陽明的肺病發作,生命垂危。
他想最後回到家鄉再看一眼,卻連這個簡單的心願,都無法達成。
在歸鄉途中,他的身體再也走不動了。
臨終前,門生故吏聚集在他的身旁,問先生還有什麼遺言交代。
王陽明笑了笑,伸手指向自己的胸前,留下他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句話——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金句製造機,我一手打造最強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