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想問的,是心學對人們實際生活的影響對嗎?”
“沒錯,雖然我們並不提倡完全功利性的行為,但也不能完全拋開現實情況來看待問題,如何取得兩者之間的平衡很重要。”
陳樂瑤的提問說到了很多聽眾的心坎子裡。
是啊,你王陽明雖然是開創了心學,但如果你一直都被困在龍場這個小地方,又有什麼意義呢?
連自己生活都過不好的人,再怎麼自詡大師,吹噓自己的學問,在旁人眼中,都沒有太大的說服力。
心學能讓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嗎?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問得好,思想本質上是用來指導行動的,一門嶄新哲學思想的誕生,往往也會配套著對應的方法論。
而王陽明所開創的方法論,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
知行合一!
但如果你簡單把這四個字,理解成為我是怎麼想的,我就怎麼去做,那就錯了。
知和行的關係,古往今來,被無數人爭來吵去,也弄不出一個明確的結果。
它是中國哲學史上的根本問題。
有人認為知易行難,懂得理論是很容易的,但實踐起來很難。
也有人認為知難行易,領悟道理很難,實際做起來反而容易。
到底誰是對的呢?
,!
我也不知道,總之那麼多聖賢都吵不出來個結果,我也做不到。
但王陽明這時候卻跳出來了,他大喊道: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王陽明講,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過去知識是被鎖在書本里的,過於死板,缺乏鮮活的實踐。
知和行應該是統一的,不該被區分開,知是未發動的行,行是已經實現的知。
一個人有誕生想要獲得某種認知的念頭時,實際上就已經算是行動的開始了。
當他認真做完了某件事情後,他也就獲得了真正的認知。
就像一個人孝敬父母,他內心產生了這個想法並且付諸行動,才算是他真正認知了孝順的道理。
總結下來,就是說——
一個人想要實現崇高偉大的志向,必須要有符合實際、腳踏實地的方法。
二十多年後,有兩個人先後讀了他的書,看到了‘知行合一’這句話,一個人讀懂了,另一個人沒有讀懂。
讀懂的那個人叫張居正,沒讀懂的那個人叫海瑞。
四百年後,有一個年輕人看到這句話,佩服得五體投地,並且以此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還改了名字——
叫陶行知!
扯遠了,還是回到樂瑤你剛剛提出的那個問題,即這套心學如何影響現實呢?
在龍場的幾年間,王陽明積極推廣自己的心學思想,吸引了很多學生,也獲得了當地官員的賞識。
被貶期滿後,由於他積攢下來的聲望和人脈,很快就被推舉擔任了廬陵縣知縣。
等到劉瑾被處死,最大的障礙被掃除,至此王陽明的升官之路就一發不可收拾。
1516年,他被任命為右僉都御史,負責去江右剿匪,年少時領兵打仗的夢想終於得以實現。
但這活可不輕鬆,因為當地的匪患已經相當嚴重,而且官匪勾結,前面幾任官員都拿這種局面沒有任何辦法。
還記得王陽明熟讀兵書,學習兵法的那些日子嗎?
你過去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他先是假傳命令,定下日期,說要出兵剿匪。
然後就派人重點監視在這段時間外出的官吏,果然很快發現了一堆通風報信的內鬼。
你以為王陽明會以嚴刑峻法將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