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裡,可能是第一次跟父母報喜不報憂的時候吧,整理內心語言突然變成了一件難事。
她和遲越如此親密,別人都說他們姐弟倆一個樣,姐姐文靜,弟弟內向,可是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嘰嘰喳喳也有講不完的話。
小時候的夏天,他們在鋪滿月光的院子裡追逐打鬧,她揹著學校裡新教的古朗月行,遲越咿咿呀呀地拍手;再大了一些,遲越聽見掛鐘噹噹噹敲響的時候,他就飛快地跑出家門,一直跑,把他的卡通拖鞋跑得都開膠了,直到謝雨寧緩緩從村口走來,九歲的謝雨寧好像是大孩子了,跟遲越有了明顯的區別,他委屈巴巴地說,“我不喜歡幼兒園,我也要上小學。”
謝雨寧正在長大,遲越好好吃飯,也在長大。
終於他們共同話題,成天聊著父母都聽不懂的東西,他們會求陰影面積,對著複雜的幾何圖形輔助線一畫一個準,說著說著就會引用成語和典故……從物理第一次那滿分開始就暢想以後能不能當物理學家,看火箭升空的新聞時嘟囔著要怎麼樣才能當宇航員呢?
兩家爸爸媽媽笑著說,“小孩子聊天就是有意思。”
姐弟倆齊齊瞪著眼,“我們不是小孩子了。”
說著謝雨寧就從小凳上站起來,“我們出去溜達一圈。”
無論寒來暑往,遲越都一步步靠近謝雨寧,緊緊挨著她,就連吃飯都要跟她坐在同一邊。
同樣的,謝雨寧不管去哪,她都會轉過頭,說,“走吧阿越。”
可是人會長大的嘛,人長大了事情就多了,一多就累了。
謝雨寧已經很久沒有跟人漫無目的地聊過天了,她的話題變得狹隘片面,圍繞著她的只有赤裸的現實,她說的最多就是,“我訂好餐了,加班名單做好了,我任務完成了還有什麼我能做的?最遲明天給您答覆,下午就要?那我再努力……”
她蜷縮起身體,不知道哪個環節出錯了。
為什麼寒窗十年,還沒過上理想的生活?
明明去了大城市,明明是名校畢業,明明進了大企業!
“我好像不是很有信心……”謝雨寧拉高了被子,縮成一團抱著膝蓋會更有安全感一些,“我對自己目前的狀態不滿意,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算了,我現在的私人生活除了吃飯就是睡覺,我根本沒有任何可以支配的時間,正常的休息天就像是偷來過的一樣,我不敢請假……”
“你知道團結合作就是——我一個人落下就會影響到其他人的進度,上次我請了假了,還是會放你鴿子,以後這種事肯定還會有,沒完沒了的有。”
“總的來說,我們現在的時間和精力都不匹配,你付出的感情肯定會比我多,如果我不能給你同等的回應,這對你來說不公平。”
“跟我談戀愛,苦的人是你。”
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就會奮起反抗,到時候只能以分手作為收場,他們成為彼此的前任,老死不相往來。
屆時不光會失去物件,還會失去最最親密的青梅竹馬。
這才是年長四歲該說的話,要分析利弊給他聽,就像第一次握著他的手教他寫下名字一樣。
今天也要教他權衡利弊後,如何拒絕自己。
被窩裡熱乎乎的,遲越身上清爽的氣味在她的鼻腔裡蔓延。
謝雨寧眼睛好酸,應該是困了,她順理成章地打了個哈欠,給眼中泛出的淚花找了個正經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