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使用有機物和線作為燃料以及媒介,煤油燈的亮度卻遠高於尋常的蠟燭以及油燈,除了燃料本身的原因外,它的構造也功不可沒——極其簡單的構造最大程度地滿足了物品充足燃燒的所有需要。
緊扣住燈芯的扣紐下方有一個等距離打孔的進氧口,它能夠保證燈芯每個角度都能基本等量進氧,以達到棉線每個角度都能均勻燃燒的目的。
但這還不夠,如果只是這樣,點燃的煤油燈也只會比尋常油燈亮上一點,真正達到畫龍點睛效果的其實是葫蘆狀的玻璃燈罩。
中間寬大造型的燈罩能夠在燈芯燃燒處充足供氧,上下緊細的燈管則是可以使得空氣流動速度加快,提高進氧量。因此,哪怕是使用同樣燃料的油燈,有燈罩時的亮度和沒有燈罩時的亮度也完全是兩個級別。
這樣的燈罩放在尋常蠟燭上也能奏效,第一批製出的玻璃燈罩立刻就被父子倆用上了,朱標還送了幾隻成品給老父親,得到了洪武帝的親筆表揚。
不過,木白對此並不以為然,這才哪到哪,他的終極目標——煤油燈還在製作中。
不是木小白挑剔,其實,無論燈油也好,燭油也罷,粘性都太高,其物理特性註定了它們不能如同煤油燈一樣將燃料抽出後完全接觸空氣燃燒,因此,二者的燃燒都不完全,亮度自然比不上煤油燈。
為了自己的視力著想,木白還是想要一步到位。
但如今一切工序都卡在石油分餾這一關上,大明如今並沒有正在開採中的油田,幸好有匠人從庫房裡翻箱倒櫃找到了一些百年前的原油殘餘。
這必須感謝大宋。
其實早在宋時,石油的開採和利用就已被加入了大宋科技樹,只不過當時的使用比較粗暴,宋朝人是直接將原油當作燃料用的。
不知道哪個有才的大宋人發明瞭一種名為猛火油櫃的火槍——在銅櫃中灌入石油,然後透過液壓的方法將石油噴射而出,只要將前端的引火口點燃,這個大銅櫃就會立刻變成一個兇猛的噴火器。
無論是在守城戰還是在海戰上,這東西都是一大兇器,無論是遼人還是金人都沒少吃這傢伙的苦頭。
也因此,遊牧民族當權後立刻將這玩意束之高閣,但好在元朝歷史比較短暫,對科技以及原材料這些也不太注意,這才讓眾人在庫房裡找到了一些漏網之魚。
不過,時隔那麼久,這些原油還能不能用還有待商榷。
木白將自己所知道的原理都被寫在紙上交給了東宮的匠人們,其餘的他也只能讓匠人們自由發揮了。
煤油燈的製作雖然還差了臨門很多腳,但鳳陽的石英岩可以用來製造玻璃這件事卻進展迅速。
在第一面透明度頗高且沒有小氣泡的圓玻璃被安上了文華殿偏殿的後門後,鳳陽巖山的開採基本板上釘釘了,而唯一的阻力來自於木白的太祖們。
這兒畢竟是明皇陵所在,埋藏了朱元璋的父母朱標的祖父母。如果天天在皇帝的父母墳前敲敲打打,揚塵和噪音就都是一個問題了。
在祖輩的墳前蹦躂怎麼看都不太符合大明的核心價值觀啊,朝野中對此意見也很有些不一。大部分人的看法都是——造玻璃是好事,但是石頭哪兒沒有,完全可以去別的地方找找,避開鳳陽。
木白對此表示了反對,不在此地開採,成本會高上很多不說,也不能達到拉動當地就業的目的啊。難道就因為皇陵在這兒,鳳陽就不發展了?
按照這個標準,應天府也有皇陵咧,以後應天府的人不如都別說話得了,免得驚擾了這裡以後的住戶。
準住戶朱元璋大手一揮,齋戒了兩日,然後跑去了太廟卜筶,最後他出來之後表示自己的老爹老媽完全不在意,這才讓整個改造工程繼續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