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中國正處在改革開放持續深化的關鍵階段。在此之前,我國實行的財政包乾體制在特定歷史時期對調動地方發展經濟的積極性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也逐漸暴露出諸多問題。
從財政收入方面來看,中央財政收入佔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持續下滑,使得中央在進行宏觀調控、推動全國性重大專案建設以及保障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方面面臨著資金緊張的困境。地方之間由於財政包乾的差異,也出現了苦樂不均的現象,一些經濟基礎好的地區財政較為充裕,而部分經濟相對落後地區則財政捉襟見肘,影響了區域的均衡發展。同時,在稅收徵管上,因體制不夠完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隨意性,稅收流失等問題也時有發生。
當時的歷史文獻記載著:“甲戌年,國之改革深入,然舊財政包乾體制弊漸顯,中央財收比重降,調控乏力,地方不均,稅徵亦欠規範,故分稅制改革推行了,以理財政,均發展,強經濟之統馭也。”
在這樣的背景下,分稅制改革應運而生,旨在按照稅種劃分中央與地方的收入,同時建立起規範的轉移支付制度,以此來增強中央的宏觀調控能力,保障財政收入的合理分配,促進全國經濟更加協調、健康地發展。
劉財稅,三十五歲,是一名地方財政局的工作人員,他出身於一個普通的職工家庭,從小就對數字有著敏銳的感覺,上學時數學成績優異,大學畢業後便進入了財政局工作,憑藉著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紮實的專業知識,在單位裡逐漸站穩了腳跟。他性格沉穩、做事細心,對待財政工作有著一種敬畏之心,深知每一筆資金的調配都關乎著地方發展的方方面面。
當分稅制改革的訊息開始在財政系統內部傳開時,整個財政局都忙碌了起來,大家都意識到這將是一場涉及面極廣、影響深遠的重大變革,關乎著地方未來的財政狀況以及與中央的財政關係調整。劉財稅所在的科室更是首當其衝,承擔起了許多前期的調研、測算以及與上級部門溝通協調的工作。
劉財稅一開始對分稅制改革的瞭解也只是停留在一些檔案傳達的大概內容上,但他深知這對於自己的工作以及地方的重要性,便主動開始深入學習相關的政策檔案,查閱大量的資料,試圖把分稅制改革的每一個要點、每一項細則都弄明白。他常常在辦公室裡一坐就是一整天,對著那厚厚的檔案資料,逐字逐句地研讀,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科室裡的老同事或者上級領導請教。
在科室組織的第一次關於分稅制改革的討論會上,劉財稅就積極發言,他說道:“我覺得這次分稅制改革對咱們地方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啊。從機遇方面講,如果咱們能適應好新的體制,合理規劃財政收支,說不定能爭取到更多的發展資源;但挑戰也不小,畢竟以前的財政模式咱們都習慣了,現在要按照新的稅種劃分來調整,很多工作都得重新梳理呀。”
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認同,隨後便開始商討科室接下來要開展的具體工作。劉財稅主動請纓,承擔起了對本地現有稅收情況進行詳細梳理和測算的任務,這可不是一件輕鬆的活兒,需要收集海量的資料,並且要按照新的稅種劃分標準進行分類核算,分析不同稅種在本地的收入規模、增長趨勢以及對財政收入的貢獻程度等等。
他先是和同事們一起,跑遍了本地的各個稅務徵管部門,收集了近幾年的稅收臺賬、納稅報表等資料,然後把這些資料帶回辦公室,一份一份地整理、錄入資料。那段時間,劉財稅幾乎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辦公室裡那盞燈總是亮到很晚,他對著電腦螢幕,眼睛都熬得通紅,但他絲毫沒有懈怠,心裡想著一定要把這個基礎工作做紮實,為後續的改革推進提供準確的資料支撐。
在整理資料的過程中,劉財稅發現了一些以往被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