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雷·斯特每天都關注著整個世界的局勢變化,自從阿拉伯共和國發起收復失地運動之後,英國對此表示應當尊重歷史古國文化,支援各地酋長獨立建國。
於是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數十個阿拉伯酋長國就成功建立了,現在的阿拉伯半島可謂是諸國林立。
面對如此情況,據相關情報顯示美國人也在其中扮演了一個角色,試圖持續削弱英國的實力,藉此挑戰英國的霸主地位。
而美國人發表的宣告也只是淡淡的表示:每一個民族都有選擇自己民族道路的權力,其他國家在處理殖民地問題時應當保持公正,兼顧當地居民利益與殖民地所屬國的正當要求。
法國和義大利則是表示,阿拉伯共和國發起的失地收復運動就是侵略,因為阿拉伯帝國滅亡後這些地區都是由奧斯曼帝國繼承而來的,包括哈里發這個冠冕。
而他們手中的土地是透過合法的手段從奧斯曼帝國手中獲取的,如果阿拉伯共和國對於這些土地有任何要求,都屬於不正當要求。
英國隨後再次發表宣告對於法國和義大利的說法表示贊同。
對於英國人如此的行徑,以及法國和義大利的施壓,阿拉伯共和國的總統法魯克·蘇萊曼再詢問了阿雷·斯特的意見後,也發表了一份宣告,表述出:
阿拉伯共和國繼承於奧斯曼帝國,而奧斯曼帝國對於兩河流域和阿拉伯半島,及敘利亞大區擁有完整的主權。
對於埃及同樣擁有保留主權,英國只是租借了埃及同塞普勒斯,現在應當歸還這些地區。
對此英國人表示:根據國際法,一片土地的歸屬決議,以及同奧斯曼帝國簽署的條約,這些土地都是屬於英國的。
於是雙方走向了從外交輿論到軍事武裝鬥爭的道路。由於軍事實力的差距,阿拉伯共和國的軍隊一開始就沒有取得預定的戰略目標,於是阿雷·斯特將後世一位偉人的作戰精髓傳授給了他們。
那就是:十六字真言,在面對敵人有優勢的進攻時,應該避其鋒芒,主動撤離,重新尋找機會,不要做出無謂的犧牲保留更多的有生力量。
當敵人在守衛一個軍事節點或休整時,派出小股部隊進行騷擾,迫使敵軍時刻處於精神緊繃的狀態下,從而瓦解敵軍的戰鬥意志。
當敵人的戰鬥意志低落時,在集結優勢兵力,抓住戰機,一舉擊敗敵軍,亦或者抓住機會殲滅一偏軍,削弱敵軍的實力和戰鬥意志。
當敵人因士氣低落或者其他原因想要撤離,潰逃時,應該乘勢追擊,最大可能消滅敵軍的有生力量,從而取得戰爭最後的勝利。
但是對於英國同阿拉伯共和國的事對於奧斯曼帝國來說,還是一個令阿雷·斯特十分愉悅的訊息。
託此事的福,英國人對於奧斯曼的態度軟和了許多,雖然依舊在塞普勒斯對峙,但是卻沒有發生交火。
“咚咚咚!”敲門聲不合時宜的響了起來,阿雷·斯特鬱悶道:“進!”
然後剛剛敲門的埃夫利克·曼弗瑅中將就帶著總理大臣克里克·迪爾科夫風風火火的走了進來。
急匆匆的站定後急忙道:“陛下,東色雷斯的前線部隊傳來訊息。”然後將手中的檔案遞給阿雷·斯特。
阿雷·斯特開啟檔案觀看的同時也聽見了埃夫利克·曼弗瑅補充道:“大批的希臘軍隊進入了西色雷斯地區,據估約有十萬餘人,目標直指伊斯坦布林。”
阿雷·斯特點了點頭,繼續檢視著檔案上的詳細情報,又聽見克里克·迪爾科夫開口道:“陛下,英國人也發來了外交函,要求我們的軍隊撤離馬爾馬拉海地區,根據塞普勒斯協議他們有權在必要時出兵控制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
然後將一份檔案放在了阿雷·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