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獲取和使用這些資源存在諸多困難。
在多媒體教學方面,儘管他們努力爭取到了一些裝置捐贈,但裝置的更新和維護成了大問題。由於缺乏專業的技術人員,裝置一旦出現故障,往往需要等待很長時間才能修復,影響了正常的教學使用。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葉立航和吳林決定自己學習裝置維修技術,他們購買了相關的書籍和工具,利用業餘時間鑽研。但畢竟他們不是專業人員,對於一些複雜的故障仍然束手無策。
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不佳也讓他們十分頭疼。學生們缺乏合作的意識和技巧,常常出現個別學生主導、其他學生參與度不高的情況。葉立航和吳林組織了多次小組合作培訓活動,透過遊戲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培養學生們的合作能力。
然而,學生們在課堂上的表現還是不夠理想,一些小組在討論時容易偏離主題,無法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為了豐富課外活動,吳林雖然聯絡到了一些公益組織,但資金的到位速度緩慢,無法及時滿足活動的需求。葉立航發動村民捐贈物資,但村民們的捐贈大多是一些生活用品,與活動所需的器材和材料相差甚遠。
他們不得不自己動手製作一些簡單的活動道具,雖然充滿了創意,但質量和效果難以保證。而且,由於缺乏專業的指導老師,學生們在活動中的收穫也相對有限。
在課程設定方面,編寫教材大綱的工作進展緩慢。葉立航和吳林雖然有一定的教育經驗,但對於某些專業領域的知識瞭解不夠深入,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和請教專家。
邀請來的有特長的村民擔任兼職教師,由於沒有教學經驗,在授課時難以把握重點和難點,學生們的學習效果不太理想。
家長們對新教育模式的質疑聲越來越大,一些家長甚至在學校門口聚眾抗議,要求恢復傳統教學。葉立航和吳林耐心地與家長們溝通解釋,但部分家長態度強硬,根本聽不進去。
家庭方面,由於他們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鄉村教育事業中,對自己的孩子關心不夠。葉立航的孩子在學校遇到了學習困難,他卻無暇輔導;吳林的孩子生病住院,她也無法全程陪伴。
他們的家人對此頗有怨言,認為他們為了別人的孩子忽略了自己的家庭。葉立航和吳林內心充滿了愧疚,但又放不下鄉村教育的事業。
儘管面臨著重重困難和壓力,葉立航和吳林依然沒有放棄。他們堅信,只要堅持下去,不斷探索和改進,一定能夠讓鄉村教育煥發出新的生機。
他們繼續尋找更多的資源和支援。葉立航和吳林聯絡了曾經的校友和同學,希望他們能為鄉村教育貢獻一份力量。一些校友表示願意提供資金和物資支援,但具體的落實還需要時間和協調。
吳林參加了各種教育研討會和論壇,積極與其他教育工作者交流經驗,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但這些交流活動大多在城市舉行,她需要長途奔波,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同時,他們還嘗試與周邊城市的學校建立結對幫扶關係,希望能得到對方在師資培訓、課程資源共享等方面的支援。但由於地域差異和學校之間的管理體制不同,合作的推進並不順利。
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葉立航和吳林發現學生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也不容忽視。由於鄉村的生活環境相對封閉,很多學生缺乏自信,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挫折容易產生焦慮和自卑情緒。
他們決定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邀請專業的心理諮詢師為學生們進行輔導。但心理諮詢師的費用較高,學校難以承擔長期的服務費用。
葉立航和吳林透過網路學習心理健康知識,自己為學生們提供一些簡單的心理支援和疏導。但他們畢竟不是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效果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