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但最高者,也不過是修煉到還虛而已。
到了還虛的高度之後,因為高處不勝寒,也因為法不輕易外傳,所以,外界基本很難找到太多的修煉之法。
就算是星網,關於還虛,也只有一些玄之又玄的記載,根本沒有具體的修煉之法。
方雲的修煉傳承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其一就是方雲的根本,華夏傳承;其二就是千重星的一系列傳承;其三就是得自星網之中的,來自梯瑪文明的傳承。
這其中,華夏傳承歷史悠久,方雲修煉的黃帝內經和大荒戰經目前依然還在運轉之中,是方雲常修的功法,不過,這兩部功法都沒有還虛階段需要怎麼走的特殊路徑。
這兩部功法,修煉的都是方雲的真元根基,到了還虛,依然如此。
千重星傳承之中,方雲沒有接觸到還虛修煉之術。
梯瑪傳承比較獨特,量子秘術已經涉及到了還虛之力,只是,也沒有特殊的明顯的修煉之道。
準確點說,方雲修煉的功法之中,黃帝內經、大荒戰炁和量子秘術都能直達還虛,但並不專業。
到了還虛,方雲還需要在實踐之中不斷摸索修行之法。
開設4s店的過程之中,方雲融入普通修士群體,無意之間得到了一個意外收穫,開啟了特殊的還虛修煉之道。
化為常人,坊市修行,方雲悟到了四個字“還虛還是。”
也可以說是“還虛還實。”
方雲還虛境界的修煉,此時才算找到了真正的修煉竅門。
什麼是還虛還是呢?
簡單點說,這其實就是那個相當出名的佛家故事:“看山是什麼。”
華夏傳承幾千年,很多東西,都有著特殊的哲理。
修士只要善於總結,善於參悟,總能從華夏的歷史中,找到各個階段的修煉之路。
第一五一七章 看山是山
華夏曆史上,有不少大師,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
簡單點說,就是人生有三大境界。
起初:看山是山。
看一會兒之後,覺得:看山不是山。
看到最後,還是覺得:看山仍然是山。
小時候,涉世之初,我們懷著對這個世界的好奇與新鮮,對一切事物都用一種童真的眼光來看待,萬事萬物在我們的眼裡都還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
當我們歷經紅塵之中的誘惑,看到虛偽面具後隱藏著太多的潛規則,覺得自己看到的並不一定是真實的,一切如霧裡看花,似真似幻,似真還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
通常來說,更多的人,都能走到第二重境界。
看山不是山。
很多人,都會在這個境界終老一生,教育孩子,對待事物,都是這種看山不是山。
然而,也有極少數人,能洞察世事後反璞歸真,人生的經歷積累到一定程度,不斷的反省,對世事、對自己的追求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認識到“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麼,要放棄的是什麼,這時,看山還是山,水還是水,只是這山這水,看在眼裡,已有另一種內涵在內。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
“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
華夏佛家,甚至華夏思想界,看山是山的禪理都影響深遠,方雲對其也有較為深刻的理解。
如若不是有著華夏特殊的精神核心,如若不是有著華夏特殊的歷史傳承,說實話,方雲還感覺不到自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