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依舊尖銳。
韓琦(公元1008年8月5日 - 1075年8月8日)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詞人。以下是對他的具體介紹:
1. 個人生平:
早年經歷:大中祥符元年七月初二(1008年8月5日),韓琦出生於泉州北樓生韓處,父親韓國華曾任泉州知州。他四歲時喪父,跟著幾位兄長生活。天聖五年(1027年),年僅二十歲的韓琦考中進士(榜眼),從此步入仕途。
仕途起伏:韓琦在仕途上曾多次擔任重要官職,如將作監丞、開封府推官、右司諫等。他曾直言進諫,彈劾當朝權貴,如楊景臣、王隨、陳堯佐等人,其建議多被朝廷採納,聲名遠揚。
2. 主要貢獻:
抵禦西夏:宋夏戰爭爆發後,韓琦與范仲淹率軍防禦西夏,在軍中頗有名望,人稱“韓範”。在戰爭中,他積極採取防禦策略,加強軍事建設,為保衛邊疆做出了重要貢獻。例如好水川之戰雖然宋軍失利,但韓琦之後積極調整戰略,加強防禦工事。
慶曆新政:韓琦與范仲淹、富弼等主持“慶曆新政”。慶曆三年(1043年),他們奉調令回到京城,同任樞密副使,積極參與政治改革。但由於新政受到守舊派官員的強烈反對,最終以失敗告終。
調和帝后矛盾:宋英宗時期,韓琦參與調和英宗和曹太后之間的矛盾,確立儲君之位,穩定了朝政。
3. 文學成就:韓琦有《安陽集》《諫垣存稿》等作品傳世。
4. 歷史評價:韓琦一生歷經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功在社稷。神宗為他御撰“兩朝顧命定策元勳”的碑文,追贈尚書令,諡號“忠獻”,準其配享英宗廟庭。宋徽宗時期,追封魏郡王。清代學者紀昀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也稱讚韓琦“歷相三朝,功在社稷”。
總的來說,韓琦是北宋時期的重要政治家,對北宋的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富弼(1004 年 - 1083 年),字彥國,河南人,歷仕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是北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以下是對他的具體介紹:
1. 早年經歷與入仕:
富弼出生於官宦世家,曾祖父富處謙歷任內黃縣令,祖父富令荀任商州馬步使,父親富言是鹹平年間的進士,官至都官員外郎。富弼年少時好學且有氣量,大臣范仲淹對他十分賞識,稱其是輔佐帝王的良才,還將他的文章拿給同僚王曾、晏殊一同欣賞。晏殊也很看好富弼,將女兒許配給他。
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 年),富弼以茂才異等科及第,初仕將作監丞、出知河南府長水縣。一個月後,被知河陽軍李迪召為籤書河陽節度判官廳公事。天聖九年,父親逝世,富弼辭官守孝三年。
2. 政治作為:
積極諫言:明道二年,范仲淹因抗議郭皇后不當廢而遭貶謫,富弼上書稱此舉“一舉二失”,認為皇后不該廢,范仲淹是忠臣諫諍,也不該貶,他因此被貶為絳州通判。在任上,他不斷提出諸多政治主張,如寶元三年,西夏王李元昊稱帝后,北宋朝廷用人多有失當,富弼上疏《論西夏八事奏》,提出斬殺西夏來使以揚國威、四方徵兵、徵調國庫錢財以作軍用、減輕稅收等建議。
出使契丹:北宋與西夏戰事之際,契丹趁火打劫,於慶曆二年派大臣索要關南領土。富弼不顧女兒夭亡和夫人臨產,出使與遼國談判。他據理力爭,堅不割地,最終以增加歲幣銀絹了事,維護了北宋的領土完整,避免了契丹和西夏聯合夾攻的可能,有利於宋遼邊境的恢復、人民生活的安定和兩國經濟文化的發展。
參與慶曆新政:慶曆三年,富弼任樞密副使,與范仲淹推行“慶曆新政”,提出多條時政建議,主張革除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