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他和二夫人都透過訊問內宅外院的下人,證實了三夫人曾與靜一暗中來往,最近四年,羅家大太太到裴府看女兒、外孫女的次數很頻繁,直到先帝駕崩。
再者,裴顯圍繞著靜一查到了一件事:最近幾年,裴行浩曾數次前去護國寺,每次都是小住三兩日。
有一名小沙彌記得,好幾次都有頭戴斗笠的人到訪,裴行浩為來客緊閉房門一半日,促膝長談,至於談的什麼,因為要守著規矩不能探聽,而且聲音低,實在不知情。
此外,裴二夫人特地請裴顯告訴裴行昭一件事:昨日,三夫人連續三次派丫鬟、婆子到生藥鋪買藥材,買到的藥材列出了個單子。二夫人不明就裡,也有些不安。
裴行昭看著那個單子,記得是所知的幾個方子裡必用的。
她笑了笑,吩咐前來送信的錦衣衛:“告訴二夫人,三夫人只要不用到別人身上,就不用管,只當不知情。”
錦衣衛稱是而去。
一旁的阿嫵聽出了些苗頭,想了想,神色歸於漠然。
這日,皇帝心情大好:一早上朝,姚太傅的兩份摺子由鎮國公代為送到御書案上,一份是告病假將養半個月,一份是請求皇帝秉承先帝遺詔,請皇太后、長公主共同攝政輔國。
朝堂之上,張閣老、鎮國公和英國公也相繼出列,所求亦是兩女子攝政之事。
皇帝當即命馮琛請來先帝遺詔,誦讀給文武百官。
百官早先都有耳聞,四名託孤重臣又同時提及,自是沒有任何異議。
皇帝又立刻遣人請太后、長公主到朝堂之上,再次宣讀先帝遺詔。
裴行昭與晉陽接旨領命。
攝政之事,塵埃落定。
禮部尚書出列,詢問太后、長公主攝政的禮儀、細節,不外乎就是兩女子聽政時,座位設在哪裡,得了準話,他得帶著堂官督促著安排妥當。
皇帝望著裴行昭。
裴行昭道:“哀家的意思是,若遇大事,在御座兩側加兩把椅子就是了;平時每日午後,皇上和重臣理出要緊的事,哀家與長公主到養心殿亦或御書房參與議事。”
每日天不亮起身跑到金殿枯坐半晌的差事,她才不幹。
晉陽一笑,頷首附和。
皇帝曉得裴行昭最煩人說廢話,而很多官員的習慣就是長篇累牘半晌才說重點,那麼她上朝就等於受罪,那就免了。
於是,他也表示贊同,事情便這樣定下來。
接下來,皇帝又說了若是需要太后、長公主代為批閱奏摺時的一應細節,命禮部與內務府從速製出二人日後要用的印信——免得地方官看到批閱的摺子覺著不對,鬧出不必要的風波。
林林總總的事宜一樣樣安排妥當,已經時近正午。皇帝宣佈退朝,請太后、長公主、五名閣員、鎮國公和英國公到養心殿用膳,畢竟日後要經常碰面,有必要先聚一聚。
皇帝的好心情只維持了一天,翌日早朝上,於閣老上奏,提出獲帝王親封的勳貴、武將所得賜田過多,諸多官員的家境比起他們,形同窮苦百姓與大財主,因此心懷不滿的人越來越多,若不及時拿出個安撫的章程,眾人的怨念遲早爆發,引得朝野震動。
四名言官不待皇帝說話,同時出列附議。
皇帝忍著氣,問他們何為安撫的章程。
他們一致認為,應該收回賜田,造福百姓,還打著“秉承皇太后愛民之心”的旗號。
皇帝暗暗氣得肝兒顫——
勳貴之家,有多一半是因軍功得到爵位;如今數得上名號的武官、郡主、縣主,都是先帝在位期間因戰功獲得賞賜。
內憂外患的年月,能及時化為銀錢的東西都要充入國庫以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