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發酵的第四天。
從京都到青州島將近660公里的距離,周於峰在這一天上午十點時,抵達了青州島站,與他同行的,只有丁陽等財務科的幾位同事。
走出候車廳,周於峰扭頭看向高達十五米的主體樓,號稱當時最美的美德式車站,用現代的眼光來看,還是有些陳舊,充滿了時代感。
老舊的牆面佈滿裂縫,屋頂的瓦臺雨水大的時候,也會掉下幾片來,好像要在89年的時候,才會有新的規劃。
“您是周廠長吧!”
遠處傳來了一道洪亮的聲音,打斷了周於峰的思緒,定睛望過去,一張熟悉且陌生的面容,出現在視線。
正是張瑞,穿著一件格子的的確良,嘴角淡出一抹非常陽光的笑容,大步朝著自己走來。
一瞬間,周於峰是有些恍惚的,在前一世,特意聽過張先生的講座,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這樣的思想,讓自己受益匪淺。
一件產品能夠順應潮流得以發展,往往是因為這樣的時代恰巧需要那樣的東西。
從砸冰箱開始,開啟了變革與創新之路,在技術打壓之下,扛著各種壓力,一步步走向世界,成為了一線的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