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
“曹長史,你這是要以力壓人嗎?我等雖是文人,但也有文人的傲骨,又豈會怕你。”
“呵呵~我不需要你們怕我,我也沒有對孔聖人不敬的意思,叫他孔老爺子,你們就當是我是對孔聖人的親切稱呼吧!我也只想和你們這些大才子討論一下而已,可是老管你還沒聽我說完,就先出言不遜了哈!
我想說的是,你們讀了那麼多關於孔聖人的理論學說,肯定也仰慕其人,但可曾記得史記中說的‘孔子身長九尺六寸,魁梧健壯。’還有其他古籍裡記載,‘孔子射於矍相之圃,蓋觀者如堵牆’‘孔子之勁,舉(招)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
孔子周遊列國,廣收門徒,教化世人,可不是單靠說的。講得通道理的,肯定是用嘴來講道理,那遇到不講道理的呢?又想讓人家信服,我覺得可就不完全靠說了。
還有你們所學的論語,那也是後世他的弟子整理出來的,你們聽老師講課,就完全和老師理解的一樣嗎?你們學了這麼多,真的明白孔子的想法嗎?
孔子可從不是避世而隱,他周遊列國,一直在為了實現自己的心中的理想,建立‘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而努力去尋找,雖然終其一生,也沒找到志同道合的君主,也沒找到一個地方可以實踐他的設想。
但人家孔聖人可是一直找尋到了暮年,而你們呢?年紀輕輕就開始避亂當隱士了?看不慣朝廷的腐朽,也只是逃避,這不是慫嗎?我有說錯你們嗎?還說我粗鄙,這就是你們從古代聖賢那學到的嗎?空有一身才學,而不能為世人謀求生路,只想隱匿於山林之中,遠遠的冷眼看著這世間疾苦。你們不覺得羞愧嗎?”
曹劉開啟了懟懟懟模式,說得自己都口乾舌燥了,有沒有道理,曹劉才不管,學習後世那些懟人的先佔領道德制高點再說,想喝口水,才想起茶杯被自己給捏壞了,直接搶過荀諶的茶杯,灌了一口。
幾人聽了曹劉的話,一時都無言以對,腦海裡都出現了一幅,孔子身高兩米,擼胳膊挽袖子,和人講道理的畫面。曹劉可不想等他們反應過來,弄個什麼辯論啥的,繼續說道:
“其實我並不認為,孔子想建立‘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可能實現。人性使然,只要是人就多多少少會有私心,有私心就無法做到‘天下為公’的所謂大同。反倒是孔聖人那個低標準的小康社會,更容易實現一些。天下人能以天下為家,百姓能生活富足,安居樂業,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孤有所依,典章制度明確,倫理道德不背,可稱為盛世了。
就這樣看是較低的標準,大漢幾百年,也並未實現。那原因在哪?在於人和人性,孟子和荀子的性善論和性惡論,我覺得都有道理,也都不全對。
何為人?人與萬物有何不同?人與其他生靈有何不同?要我說人和其他生物一樣,一出生首先遵循的是本能,不分善惡,善與惡也是人所定義的。我救下一隻將被狼咬死的兔子,那我對兔子就是善嘛?我對狼呢?狼沒兔子吃了,就要餓肚子,可能會因為飢餓而死,那我對狼來說是不是就是惡的?善與惡,在某種意義上,只是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
人有貪念,有慾望,可以說某種意義上,這是我們人能存在這個世上的原動力。因為想吃得更飽更好,人們學會了狩獵、種植,學會了用火,學會了利用工具。吃飽了吃好了,人們就有時間的去思考,有了思想,又想著傳承,就又發明了文字,學會了記錄。越來越多的人生活在了一起,就出現了領袖,傳說中的堯舜時代真的有那麼美好和諧嗎?真是那麼美好,怎麼會有後來的夏商周,再到諸國戰亂,後有秦朝一通,又有立漢替秦?
這就是本能的趨勢,想要生活的更好,更好的生存下去。但人有別與其他生物最大的地方,也正是更會思考和學習,所以有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