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增添了一抹悲涼的色彩。
《玉樹後庭花》整體情感基調哀怨靡麗,被視為亡國之音的代表作品。
《玉樹後庭花》創作於南北朝時期禎明初(587年)的陳朝後宮.當時的歷史背景如下:
陳朝內部環境
陳叔寶即位後,荒淫揮霍,不理政事,常與妃嬪、文臣狎客遊宴,製作豔詞.他大興土木,建起臨春、結綺、望仙三座奢華樓閣,與眾多妃嬪、宮女在此尋歡作樂,並以有文學才能的宮女為女學士,與狎客們切磋文義、唱和詩文,形成了創作宮體詩、樂府詩的風氣,《玉樹後庭花》便是在此背景下產生的。
陳朝外部形勢
當時北方的隋朝國力和軍力不斷增強,隋文帝採取“先北後南”的策略,在解決突厥問題後,便加緊籌劃伐陳。而陳叔寶卻對隋朝毫無防備,回信言語傲慢,還在隋朝磨刀霍霍之時,大肆籌辦新年慶典,導致江防前線空虛,最終在禎明三年(589年)被隋軍所滅。
《玉樹後庭花》全文為:“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豔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這首詩體現了陳叔寶宮廷生活的奢華以及他對美人的欣賞等諸多複雜的情感。
“折楊柳”是樂府詩題,陳叔寶寫過兩首《折楊柳》。
其一為“楊柳動春情,倡園妾屢驚。入樓含粉色,依風雜管聲。武昌識新種,官渡有殘生。還將出塞曲,仍共胡笳鳴。”詩中透過楊柳引發春情,描繪了女子在樓中,被春風中夾雜的樂聲所觸動的情景,又提及武昌的新種楊柳和官渡的殘柳,最後聯絡到出塞曲和胡笳的聲音,營造出一種複雜的情緒氛圍,有春日的綺麗,也有淡淡的哀愁。
其二是“長條黃復綠,垂絲密且繁。花落幽人徑,步隱將軍屯。谷暗宵鉦響,風高夜笛喧。聊持暫攀折,空足憶中園。”詩裡展現楊柳長條顏色變化,描繪其垂絲的繁茂,又寫落花在幽徑、軍隊駐紮的情景,山谷在夜裡響起徵聲,風中傳來笛聲,詩人最後表達暫且折柳,來回憶園中的情景,體現出一種對往昔或遠方事物的思念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