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行了半個來時辰,終於到達目的地,柴宗訓牽小符後下馬車。小符後站在“大相國寺”門口怔怔的站了好一會兒。
“當真是這麼久沒有來了,記得和上次和姐姐來的時候,這處還是人來人往,香菸繚繞,但如今……”小符後左右看了看,沒有再接著說下去。柴宗訓笑了笑,眼下的“大相國寺”的確不比以前了,很有些“門可羅雀”的景象。
不得不說,柴榮“滅佛”的政策的確卻其產生了不小的衝擊。就是柴宗訓和小符後感嘆之機,突然一個和尚追著一個和柴宗訓年齡相仿的孩子出得廟門。
和尚在後邊一面追還一面喊道:“小兔崽子,你給我站住,叫你偷我寺中經書,看我抓住了你不打斷你的腿?”那個孩子手裡是拿著一本書的樣子,一邊跑一邊辯解道:“我又不是要你的,借我看過之後我一定會還你的。”
呼延瓚卻是沒有想這麼多,一聽到說是那個孩子偷東西,當下攔住了那孩子的去路,喝道:“小小年紀不學好,偷了人家的東西就該還給人家。”
那孩子見得前路被堵,而追他的那個和尚又從後面追了上來,眼見走不了了,也不打算逃了。“你沒有聽說過嗎?偷書不謂偷,我只借來看看,看完之後會還給他們的。虧還這麼大的寺院,簡直小氣得好命。”這孩子口齒伶俐之極。
後面的和尚氣喘吁吁的追上來,聽過偷書孩子的話,氣得肺都炸了,指著孩子道:“你……你……你偷書還有理了?”
和尚激動間差點連話都說不清楚了。“不是麼?那你告訴什麼叫偷?叫什麼叫盜?我既然看了會將東西還你,又怎麼稱得上是偷是盜呢?”這孩子聰明之極,思維也是反應靈敏,生生說得那和尚有理變成沒理了。
“那麼敢問小施主一句,你拿這經書何用?”若不是這老和尚主開口,眾人幾乎都忽略了旁邊還有這麼一人掃地的老僧。孩子衝掃地的老僧還了個佛禮,回道:“回稟老師父!弟子姓種名放,自幼家貧,雖有心向學,奈何家中為財力所限,並買不起書。聽聞‘大相國寺’經書很多,卻是欲借之一觀,多識些字。”
偷書的孩子回答得不亢不卑,很有些氣度在裡面。那老僧聽得連連點頭,讚了句,“家貧仍有心向學,的確是了不起。”轉過身對先前追他的和尚道:“澄靜!我看這事就這麼算了,此書就是更借他一觀也無不可,寒門學子比之名門望族想要求學何止難了百倍千倍?佛門佛門,宜是大開方便之門。
“孩子,你若是這本經書看完了,還想看別的經書,自己儘管拿去看就是,不過記得放回來就好。”掃地老僧又轉頭對偷書孩子道。
“可是!師叔祖……”那叫澄靜的和尚有些心不甘情不願。掃地老僧打斷道:“佛主施布肉身,有割肉喂鷹之舉,何況且是區區一本微不足道的經書,若是沒人看,你放在那處還是放在那處,又與弘揚佛法何益?”掃地老僧說得有幾分道理,“澄靜!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你著相了。”
“是!”澄靜不敢再和掃地老僧爭辯,退了下去。“這麼說寺中的經書我可以隨便看嘍!”得掃地老僧點頭之後,偷書孩子差點沒高興得跳起來,眼見這件“偷書”之事要就此平息。
柴宗訓聽過“种放”之名,心中掀起無數波浪,這個种放也許大家不是十分熟悉,可是說起“種家將”想來大家就會有些印象。其實在終北宋一朝,很多將門為後人所熟知,若說最出名的莫過於“楊家將”。可是要論到真正的的北宋將門,在柴宗訓看來除了“種家將”和“折家將”外,便是“楊家將”都有些過於吹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