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扭扭,卻記錄了這翻天覆地的變革。林雲的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彷彿親歷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他知道,這些文字背後,是無數人的命運沉浮,是一個王朝的更迭交替。
林雲站在巨大的寶船甲板上,鹹腥的海風撲面而來,遠處的海平面與天際連成一片。身旁的水手們正在緊張地操控著帆纜,粗糙的麻繩磨破了他們的手掌,鮮血滲入船板的縫隙中。他看著這艘長達四十四丈的龐然大物,九桅高聳入雲,每一根桅杆都比尋常商船還要粗壯。
船艙裡堆滿了絲綢、瓷器和銅錢,隨著海浪的顛簸發出沉悶的響聲。林雲蹲下身,用手指輕輕撫摸著甲板上精巧的羅盤,這是他從未見過的航海儀器。突然,一陣巨浪打來,船身劇烈搖晃,幾個水手被掀翻在地,驚恐的叫聲劃破了海面的寧靜。
在錫蘭港口,林雲目睹了當地土王向鄭和獻上的寶物:紅寶石大如鴿卵,珍珠明亮如月。可就在返航途中,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讓第七號寶船偏離了航線。連續三天三夜,他們在漆黑的海面上漂泊,眼看著一個個船員被巨浪捲入深海,再也沒有浮上來。
回到應天府後,林雲漫步在秦淮河畔。河岸兩旁的綢緞莊裡,五顏六色的絲綢像流水般傾瀉而下。他伸手觸控著一匹上等雲錦,柔滑的觸感讓他想起了那些在織機前日夜勞作的織娘,她們佝僂的背影印刻在他的記憶中。
在景德鎮,他看到匠人們將潔白的瓷土揉捏成型,一件件青花瓷器在窯火中經受千度高溫的煎熬。有時一窯數百件瓷器,能完好無損地出窯的卻不過十之三四。那些報廢的瓷片堆積如山,映照出匠人們眼中的失落。
永樂大典的編纂處內,數百名儒生伏案疾書。林雲站在角落裡,看著他們將浩如煙海的典籍謄抽條目,分類編纂。有的儒生寫得眼睛紅腫,有的因久坐而腰背痠痛。案頭的油燈晝夜不息,一頁頁紙張在他們手中變成了永恆的典籍。
他小心翼翼地在竹簡上記錄著這一切,筆下的每一個字都浸透著時代的氣息。那些在歷史長河中湮沒的細節,那些普通人的悲歡,都在他的筆下重現。
林雲站在破廟的角落,手中的竹簡沉甸甸的,記載著他親眼目睹的明朝中後期的種種腐敗。
他回想起那個陰雨連綿的日子,魏忠賢趾高氣揚地走進大殿,身後跟著一群諂媚的太監。大臣們低著頭,不敢直視。魏忠賢的聲音尖利刺耳:“誰敢違抗我的命令?”林雲看到一位年輕官員欲言又止,最終只能默默低頭。
東林黨人的聚會上,林雲躲在屏風後,聽著他們激烈的辯論。“我們不能再沉默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拍案而起,“朝廷已經被奸臣把持,我們必須上書彈劾!”可最終,這份上書石沉大海,幾位主事者反被下獄。林雲看到他們被押解著走過街市,百姓們投來同情卻又畏懼的目光。
在一個寒冷的冬夜,林雲混在難民中,看到饑民們在路邊倒下,凍僵的屍體無人理會。他聽到一位婦人哭喊:“官府的賑災糧呢?我們交的稅呢?”可回應她的只有冷冽的北風。
隨後的歲月裡,林雲跟隨李自成的隊伍南征北戰。他看到農民們用鋤頭、鐮刀甚至木棍武裝自己,在絕望中爆發出驚人的勇氣。一次攻城戰中,一位年輕農民扛著梯子衝向城牆,身中數箭仍不退縮,直到倒在城下。林雲記下了他臨終前的吶喊:“造反!造反!”
官軍節節敗退,林雲目睹了他們的腐敗無能。一次,他潛入官軍大營,看到將領們醉酒紙醉金迷,士兵們衣衫襤褸飢腸轆轆。一位老兵悄悄對他說:“大人,我們已經三個月沒領到餉銀了。”
“轟!”一聲炮響將林雲拉回現實。他站起身,拍了拍沾滿塵土的衣袍。遠處,一隊明軍正在演練火炮,硝煙瀰漫。林雲凝視著這幅末世景象,默默地捲起竹簡。他知道,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