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加以殺戮處罰,也不能阻止逃亡的風潮,這就是我為什麼會想回故鄉的原因。希望明公有所借鑑,稍加反省深思,那麼名聲就可像日月一般的榮耀,伊尹和周公也不能相比了。”董卓聽後覺得很有道理,對他表示滿意,司馬朗得以安全返鄉。
4. 治理有方:
司馬朗二十二歲時,曹操提拔他當了堂陽縣令。他治理政務相當寬惠,即使不實行鞭杖之刑,民眾也沒有觸犯刑律的。當時,縣裡許多民眾被遷徙充實到都城裡去了,後來縣裡徵調百姓服役造船,人手不足,遷走的百姓聞訊後,紛紛私下相邀回來幫助他。司馬朗在軍旅之時,亦穿著簡樸的衣服,吃粗糙的食物,以身作則帶動節儉的風氣。
5. 識人準確:
司馬朗十分喜歡人倫典籍,鄉人李覿等享有很高的虛名,但司馬朗經常公開地貶低他們的德行。後來李覿等人果真敗亡,人們才信服司馬朗的判斷。
6. 染病去世:
建安二十二年,司馬朗跟隨夏侯惇等人征伐東吳,到達居巢時,士兵之間發生嚴重的流行病。司馬朗親自巡視士兵病情,給士兵們醫治藥物,自己卻感染了疾病,最終不幸病死,時年四十七歲。他留下遺言說:“刺史蒙國厚恩,督司萬里,微功未效,而遭此疫癘,既不能自救,辜負國恩。身沒之後,其布衣幅巾,斂以時服,勿違吾志也。”
2. 司馬懿,字仲達。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等。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73歲去世,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司馬炎稱帝后,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
3. 司馬孚,字叔達。三國曹魏及西晉時重臣。自曹操時代起,就任文學掾,而後歷仕魏國五代皇帝,累遷至太傅。司馬家執政期間,司馬孚因身份尊顯,歷任侍中、司空、太尉等重職,最終官至太傅,封長樂公。西晉代魏後,司馬孚進拜為太宰,封安平王。他性格十分謹慎,自司馬懿執掌大權起,便逐漸隱退,至死仍以魏臣自稱,享年92歲。
司馬馗,生卒年不詳,字季達,河內溫縣人。他是東漢京兆尹司馬防第四子,晉宣帝司馬懿的四弟,三國時期曹魏官員。
司馬馗在曹魏時官至魯國相,受封東武城侯。死後,追贈太常,諡號為戴。他的兩個兒子司馬權和司馬泰在西晉時期較為出名。司馬權字子輿,被封為彭城穆王;司馬泰為高密文獻王。其孫輩中,司馬越、司馬騰、司馬略、司馬模、司馬虓等也在西晉歷史上有一定的影響力。
三國時期的司馬恂,字顯達,河內溫縣人。他是東漢京兆尹司馬防第五子,晉宣帝司馬懿之弟。
司馬恂出仕曹魏,擔任鴻臚寺丞。不過他早卒,死後被追贈為大長秋。司馬恂至少有一個兒子名叫司馬遂。司馬遂在曹魏時為關內侯,後進封平昌亭侯,歷任典軍郎將、督鄴城守諸軍事、北中郎將、冠軍將軍等職。西晉時,司馬遂被封濟南王。
司馬進,字惠達,河內溫縣人,是東漢京兆尹司馬防第六子,司馬懿的六弟。仕曹魏為中郎,封城陽亭侯。
司馬進的兒子是譙剛王司馬遜、高陽王司馬睦。司馬遜的後代司馬承曾擔任湘州刺史,在王敦之亂時起兵平叛,結果遇害。司馬睦的長子司馬彪曾作《九州春秋》《續漢書》,散見於裴注《三國志》中。其孫子司馬邃、曾孫司馬無忌、司馬毅等也在歷史上有一定的記載。
司馬進作為司馬氏家族的一員,在魏晉時期的歷史舞臺上有一定的影響力,其家族在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表現。不過總體而言,司馬進在歷史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