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兵作戰就是一種比拼詭計的行為。因此有實力要做出一副沒實力的樣子,想要攻打一定要做出一副不想攻打的樣子;想從近處攻打,就要做出一副要從遠處攻打的樣子,想從遠處攻打就要做出一副要從近處攻打的樣子,如果事先得知對方貪利,就用利益去誘惑他;如果察覺對方混亂,就要趁亂攻打他;對方充實就要多加防備,對方過於強大就要避其鋒芒,對方暴躁易惱怒就不停騷擾,讓他更加憤怒,對方步步小心謹慎,就要設法使他驕傲自大,從而喪失判斷能力,對方如果準備充分,休整得體,就要設法使其疲勞,對方若是內部團結,就要想辦法離間他們,讓他們互相猜忌。總之要攻打對方沒有防備的地方,要在對方沒有料到的時機發動進攻。以上這些都是軍事家克敵制勝的訣竅,考驗著軍事家們的智慧,需要在戰爭中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不可能事先料到,更無法在戰前做出規定。
在廟算上就判定自己能夠取得勝利,是因為透過對比分析後認為己方勝算更多,在畝算上就判定己方無法取得勝利的,是因為透過分析計算認為己方勝算太少,認為自己勝算多的常常取勝,認為自己勝算少的則多半失敗,更何況那些根本就沒有一點勝算的呢?因此,只要我們根據妙算時的結論,就可以大致判定一場戰爭的結果了。
跟各位解釋一下什麼叫做廟算,廟算就是古時候出兵作戰之前的去宗廟舉行特定儀式,同時商討具體的作戰計劃,作出戰略部署,這就是廟算。”
“什麼玩意兒?不是吧?胡亥連《孫子兵法》都不知道,好吧我簡單介紹一下,聽好了,胡亥。
《孫子兵法》是我國春秋末期大軍事家孫武所著的一部軍事經典著作,素有“武學之盛典,兵家之絕唱”之美譽。
《孫子兵法》雖然篇幅不長,但資訊量極大,可謂字字珠璣,無半點累贅之言,孫武在其書中揭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意義的軍事規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軍事理論體系,這一理論不僅深受戰國以來歷代軍事家的重視和推崇,對他們的軍事思想和實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而且在世界軍事思想領域內擁有廣泛的影響,享有極高的聲譽,至今仍有其不可忽視的科學價值。
《孫子兵法》不僅具有極高的軍事價值,還蘊含了許多哲學道理,不僅可以應用於行軍打仗,對於人們為人處世、開闊眼界亦有幫助,雖然成書數千年,但其並未過時。
關於《孫子兵法》。曾經有過一些紛爭,有人因《漢書·藝文志》著錄《吳孫子兵法》有82篇,圖九卷,而多認為13篇是曹操消除繁冗,取其精粹而成。又有人因《漢書·藝文志》著錄的《齊孫子”即《孫臏兵法》久已失佚,後世流傳的只有一部《孫子兵法》,而認為13篇出自孫臏之手,不過1972年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了一部《孫臏兵法》和《孫子兵法》的殘簡,以及記載孫武言行的70餘枚竹簡,此後學者們已多傾向於13篇出自孫武之手,82篇則是孫武后學所著,適用以補充和解釋13篇的。
與《孫子兵法》一樣,《孫臏兵法》也是我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璀璨的瑰寶,這個我們稍後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