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怨恨也就少了。”又說:“他們追求仁德,就得到了仁德,又有什麼怨恨呢?”我對伯夷的心意深感悲痛,看到他們遺留下來的詩篇覺得很詫異。他們的傳記上說: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父親想要立叔齊為國君,等到父親去世了,叔齊要把君位讓給伯夷。伯夷說:“這是父親的遺命啊。”於是逃走了。叔齊也不肯繼承君位而逃走了。國人只好擁立孤竹君的次子。
在這個時候,伯夷、叔齊聽說西伯昌能夠很好地贍養老人,就說:“何不去歸附他呢!”等他們到了那裡,西伯昌已經去世了,武王用車載著西伯昌的木製靈牌,尊稱他為文王,向東去討伐商紂。伯夷、叔齊勒住武王的馬韁繩勸阻說:“父親死了還沒安葬,就發動戰爭,能說是孝順嗎?作為臣子卻去殺害君主,能說是仁義嗎?”武王身邊的人想要殺掉他們。太公呂尚說:“這是有節義的人啊。”於是攙扶著他們離去。武王平定了殷商的亂事之後,天下都歸附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齊卻認為這是恥辱,堅守節義不肯吃周朝的糧食,隱居在首陽山上,靠採摘薇菜來充飢。到了快要餓死的時候,他們作了一首歌,歌詞是:“登上那西山啊,採摘那裡的薇菜。用殘暴取代殘暴啊,竟不知道這是錯誤。神農、虞、夏的時代轉眼就消逝了啊,我們將要歸向何處?哎呀,只有死路一條啊,命運是這樣的不濟呀!”於是餓死在首陽山上。由此看來,他們是有怨恨呢,還是沒有怨恨呢?
有人說:“上天對人沒有偏私,總是幫助好人。”像伯夷、叔齊,可以說是好人了吧?他們積累仁德、品行高潔,卻落得餓死的下場。再說孔子的七十個得意弟子裡,孔子唯獨稱讚顏淵是最好學的。然而顏淵常常窮困,連糟糠這樣粗糙的食物都吃不飽,最終早早地去世了。上天對好人的報答,又怎麼樣呢?盜蹠成天殺害無辜的人,把人肝挖出來吃,殘暴兇狠、任意妄為,聚集黨徒幾千人,橫行天下,竟然得以長壽而終,這是遵循了什麼道德呢?這是特別重大而且明顯的事例啊。如果說到近世,那些行為不遵循法度,專門違法犯禁的人,卻一輩子安逸享樂,財富豐厚,子孫好幾代都不斷絕。而有的人,選好地方才肯邁步,到適宜的時候才肯說話,走路從來不抄小道,不是公正的事決不發憤去做,卻遭遇災禍的,數也數不清。我對此深感疑惑,倘若說有所謂的天道,這到底是對呢,還是不對呢?
孔子說:“主張不同,就不必在一起商議謀劃了。”這也就是各自按照自己的志向行事罷了。所以孔子又說:“富貴如果可以求得,即使是給人執鞭的下等差事,我也願意去做。如果不可求得,那就按照我所喜好的去做。”“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後凋零的。”整個世道都混濁的時候,品行高潔的人才會顯現出來。難道是因為他們把道德看得太重,而把富貴看得太輕了嗎?“君子所擔憂的是死後名聲不能被人稱頌啊。”賈誼說:“貪婪的人為財而死,有抱負的人為名獻身,熱衷權勢的人因爭權而喪生,普通百姓則只看重生存。”同樣明亮的東西就會相互映照,同樣種類的事物就會相互映求。“雲跟隨著龍,風跟隨著虎,聖人出現,萬物也就都能看得清楚了。”伯夷、叔齊雖然很賢能,但也是得到孔子的稱讚之後名聲才更加顯著;顏淵雖然非常好學,也是因為依附於孔子之後德行才更加彰顯。山林隱居之士,他們的出仕和退隱是根據時勢變化的,像這類人如果名聲被埋沒而不能被人稱頌,那真是可悲呀。民間那些想要修養品行、建立名聲的人,如果不依附德高望重的人,又怎麼能讓自己的名聲流傳到後世呢!
對於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的結局,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來看:
肯定的角度
道德高尚的堅守者:他們是堅守道義的典範。在武王伐紂後,他們秉持著對商朝的忠誠,堅守“仁”“孝”的觀念,堅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