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場景莫成祿幾乎每一天都會看到,但是沒有哪一次像今日一樣感觸這樣深。假如公主殿下所展望的再沒有戰爭的未來得以實現,那這樣的景色便只餘下了美,再無荒涼。
京城。
楚慧想了個法子將楚思賢與阮培寒賣官鬻爵的證據送到了楚思源手中,楚思源果然不負所望,迅速整件事所有的證據蒐集在一起,擺到了皇帝面前。
皇帝看到那些證據之後,沉默了許久,久到陳公公以為他不會再說話的時候,他還是開了口:「陳福,你說朕這麼多年可有虧待過賢兒?」
「皇上是慈父,待幾位皇子一向一視同仁。」陳公公可不敢說別的,大皇子殿下無論做錯了什麼,他也是皇上的兒子。
「慈父?朕自認為朕是個慈父,只是沒想到朕的兒子居然還會缺銀子,為了區區幾千兩白銀,便將一郡太守的位子給了一個目不識丁之人。」皇帝自嘲地笑了笑,「他可知這一郡太守一年經手的田稅財稅有多少,一個不知民生為何物的人做了這一郡太守,會搜刮多少民脂民膏?」
「皇上,大皇子殿下尚且年幼,他或許不知這裡頭的門道。」
「年幼?」皇帝將手中的奏章扔到了陳公公面前,「你可知道這些證據都是誰給朕送來的?這些全都是源兒蒐集了證據送來的,說起來源兒的年紀比賢兒還要小上兩歲吧?連源兒都知道的道理,賢兒難道會不知道?」
陳公公沒想到此事居然還有三皇子殿下摻和了一腳,他頓時什麼話都不敢說了,畢竟現在誰都知道大皇子殿下與三皇子殿下在暗地裡較勁兒爭奪太子之位。皇上正當壯年,對此事深惡痛絕,他們兩個是皇帝的親兒子,皇帝不可能因為一時惱怒要了他們兩個的性命,可旁人摻和到這件事裡,必定是要做替罪羊的。
皇帝似乎也不是想要陳公公一個回答,他自顧自地說:「除了賢兒之外,朕對源兒也愈發看不懂了。難道他日日都派人盯著賢兒,不然這樣的事他又是如何知道的?」皇帝可不會覺得楚思賢會有這麼愚蠢,做這些事的時候也不知避著點兒楚思源。假如在他們二人背後還有一個推手,那這個推手會是誰,他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正在此時,御書房外突然傳來了北疆八百里加急的軍書。皇帝知道北疆戰事緊張,此時也顧不上楚思賢和楚思源的事,叫人將軍書呈了上來。
陳公公一直偷偷觀察著皇上的臉色,看他面上的神情又凝重一點點變成輕鬆,最後竟開始大笑起來。
「好一個豫王,好一支北疆軍!」皇帝大讚一聲,「北疆大捷,大敗宣驪族,宣驪族族長被殺,新任族長不敢再與我大寰打下去,便親自送來降書,自此成為我大寰的屬國。」
「恭喜皇上,宣驪族投降,皇上除去一個心頭大患!」陳公公忙送上祝福。
皇帝卻嘆了一口氣,說:「倒也不能高興得這麼早,畢竟朕的心頭大患可不止北疆一處,北疆有豫王守著,朕很放心,可是南域那裡卻不一樣,到如今朕都沒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將領去攻打南域蠻族。」
北疆大捷的訊息很快傳遍了整個皇宮,只是北疆的問題解決了,南域的問題又被擺在了臺前。
「公主,既然北疆大捷,宣驪族投降,那豫王殿下也要歸京了吧。待他回京之後,鎮守南域的大將軍不就有了嗎?」芸宛有些好奇地問了一句。
楚慧沖她一笑,耐心地解釋說:「這可不一樣,皇叔鎮守北疆多年,他對北疆的情況十分了解,才能屢戰屢勝,將宣驪族人打得向我大寰投降。可南域蠻族的情況顯然與北疆宣驪族不同,貿然派皇叔過去,恐怕不僅不能打勝仗,反而會給南域蠻族壯大聲勢的時機,到時候變得更加難以收拾。」
一將難求可不是說說而已,首先天生的將才就不多見,即便真的出現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