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銅錘李公案(1 / 2)

小說:中國古代斷案傳奇 作者:文嶽

這本書說的是古代一位大員。這位大員既不是科甲出身,也不是軍功保舉,而是從小小的知縣起家,一路升到尚書總督,還是五省的欽差。可以說功成名就,富貴無限。

誰知道這位大員天生一種古怪脾氣:生平不喜歡銀錢,不貪衣食;穿的是破衣舊帽,吃的是淡飯粗茶;看到別人破爛骯髒就喜歡,有人送金玉錦繡就生氣。他的下屬,那些戲園、酒館、估衣、綢緞、古董,還有柳巷花街、秦樓楚館,都被弄得毫無生意,只能叫苦連天,關門歇業。所以,雖然他歷任封疆大吏,卻沒享受過什麼。偏偏又趕上國家多事之秋,兵禍連連,從長江欽差奉旨督師,帶著幾十營未經訓練的烏合之眾,日夜兼程北上,魯莽行事,結果一敗塗地,不可收拾。唉,一命歸天,盡忠報國。朝廷給他加恩撫卹,封官蔭子,賜祭立祠,這也算是忠義流芳,傳揚不絕。誰知道,追根溯源,以縱庇匪人定為首罪,官階被追奪,卹典也撤銷。可憐一輩子赫赫烈烈的聲名,竟落得如此悽慘的結局。

是非功罪,朝廷有信史,民間有輿論,這不是我們能議論的,編書的更不敢褒貶一字。現在就講講他做州縣時,到處流傳的幾樁奇奇怪怪的公案。這些故事在民間相傳,人人都知道,茶坊野店,大家都在談論,說是青天老爺的政績,是小地方的典故,活靈活現,就像宋朝的包龍圖、國初的施不全一樣。惜紅居士吃飽了老米飯,穿暖了粗布衣,閒得無聊,就把茶坊野店大家談論的故事搬出來,作為消愁解悶的消遣。至於這些故事的真假、先後順序,編書的是從傳聞得來,並非親眼所見,不敢說每句話都真實,每件事都可靠。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看書的人肯定能明白,不必多慮。

說了這麼半天,這位大員到底是誰呢?大家聽我道來:這就是人人皆知、個個都曉的銅錘李,李大人。

上回說到銅錘李,李大人,本是遼東人氏,雙名持鈞,表字鏡軒。他練就一身絕佳武藝,尤其擅長使用兩柄熟銅流星錘,可謂所向披靡,因此得了個“銅錘李”的稱號。年輕時,老大人在江蘇做官,他便隨任讀書。所以雖祖籍北方,卻在南方長大。他氣宇軒昂,人才出眾,面方耳大,虎背熊腰。論起文章,下筆千言;說起武事,能百步穿楊。自幼就胸懷大志,不願只在筆墨間討生活。老大人也不勉強他,便幫他援例報捐了個知縣,以成全他濟世利民的志向。這是賢父母因材施教的道理,值得天下父母借鑑。很多時候,父母總希望孩子讀書,考中舉人、進士,點翰林,走正途出身。這固然是正理,可往往與孩子的脾性不合,一年又一年地耽誤,最後一事無成,青春虛度。所以,教育孩子讀書,只要他們明白道理,才是真正的受用。要是固執成見,一味追求功名,那可就誤人不淺了。就像李公的父母,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一定要他讀書考取功名,那他能否成就功業就很難說了。

閒言少敘,且說他做州縣的公案。這公案從哪裡說起呢?要是平鋪直敘,不可能處處都有奇聞,案案都有異事。無非是行香拜廟、攔轎呼冤、枷杖發落,以及驅逐流娼、捉拿賭博、訪察訟師、嚴辦地棍這些尋常案件,到處都一樣,年年都有。要是講述這些老生常談,看這本書的人肯定會厭煩。所以,我只挑選那些稀奇緊要的案卷編出來,其餘尋常公牘一概不收錄。這樣一來,買書的人不會白費錢,看書的人也不會浪費精力,這是編書的一片苦心,並非偷工減料。要是有人問:李公做過某縣,為什麼不編?李公署過某州,為什麼漏載?某事在前,為什麼落後?某事在東,為什麼說西?這實在是編書的才力有限,受篇幅所限,還請看書的各位包涵。這個關節不得不預先交代清楚。

現在先說他未做官以前的一段奇聞。李公隨任時,從江蘇到浙江公幹,向堂上稟明後獨自出門。李公向來不喜歡排場,最討厭跟班、家丁前呼後擁,所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