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於國子監繼續進學,所以,東西都留他名字反而是最妥當的。
不過木小白對此倒是有些不同意見,他預先說明:“如果我真的透過會試被留京待用的話也不是一直待在京城的啊,我還得回雲南一趟呢。”
他摸了摸自己在這些天辛辛苦苦抄錄好的書冊,鬥志昂揚地表示要將這些送回老家,給他那留在家鄉的先生去當課本,到時候他就能收穫一茬又一茬的小師弟啦!
眾人早就注意到被木白當做寶貝一樣天天捧過來抱過去的一堆大部頭了,此前還有人好奇他為何要隨身攜帶,現在一聽這些都是準教科書,頓時都面露了然。
書本的重要性對於任何地方來說都一樣,想要將使用過的書送回老家亦是無可厚非。但思及木小白出身雲南,這些“學長”們頓時意識到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艾瑪,等等,雲南!?
那個蠻荒之地哪來的好書?聽說那地方又潮,蟲子又多,就算是一冊好書去了那也要變得破破爛爛了,傳到木白手上的書都不知道已經破成什麼樣了。
他們抄書時候只是幾個錯字都會造成慘烈結果,更何況是雲南那種地方的爛書啊!也難為這小孩能靠著那樣的參考書一路闖到京城。
“小白師弟,你快別忙活了,趕緊把書拿出來校對一下!”福建學子一甩自己之前記錄工作的小冊子開始掏行李,“你對著我的書抄,趁著時間還來得及,趕緊把記錯的地方都改了。你放心,我的四書都是從蜀香堂買的,據說他們的書都是廣政石經取樣,準確率非常高。”
“我這裡有《禮記》和《春秋》,你也可以參考。”原本安靜坐在一旁打瞌睡的學生們被福建學子的行為提醒,紛紛行動了起來,“此二冊書是師兄我從開封太學裡抄錄來的,保準。”
“我有一冊《孟子》,是前宋時候一位舉人的筆記,應該也是靠譜的,小白師弟你可以看看。”
“四書的話我也有,也是去開封對過的……”
“我我我,我還有一冊《樂經》。”
一時間,眾人彷彿都忘記了自己之前在為什麼忙碌,個個都進入到了學霸模式,有些摸出了書現場開始比對,有些更是腆著臉請求同僚借書,亦是有現場開始背誦的。
木白呆愣半晌,看著面前忽然充滿了學術氣氛的現場,表情漸漸嚴肅了起來——他發現了教科書問題的嚴重性。
起先,木白覺得自己地處不太受漢文化影響的雲南,教科書落後有誤也是正常的,但沒想到這些人有的來自於出版業繁榮的福建,有的來自於商貿極其發達的廣州,有的來自於人文薈萃的四川,居然多多少少都有幾冊書是自己不那麼確定的。
他喃喃開口:“國家……沒有一個統一的教材版本嗎?”
“此前,元政府治國,哪裡顧得上這些?他們不糟蹋書冊已經不錯了。”一個學生將自己的宣紙抽出來一疊放到木白麵前方便他抄錄,順手摸了摸小孩的腦袋笑著道,“大明建國也不過十五年,做教材刻石經沒有十幾二十年完成不了,我們這代只能將就一下了。”
沒這個道理,書刊的校對糾正又不是非石刻不可,石刻只是更方便儲存,但放到印刷上還應當是以木刻為主。
只要國家將正確的書冊發到地方官員手裡,再要求地方的書局校正當地書社刻板即可。
書社的模板沒錯,那麼起碼幾十年內於當地流傳的正本便不會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