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彰顯其至高無上的權威,宣揚秦王朝的威德,先後進行了五次大規模的巡遊。這些巡遊活動不僅是秦始皇對其遼闊帝國領土的親身體驗與視察之旅,更伴隨著一系列具有深刻政治與文化意義的刻石活動,它們猶如一部部凝固的史書,銘刻著秦帝國的輝煌與理念,對後世研究秦代歷史、政治、文化等諸多方面均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 220 年),秦始皇開啟了他的首次巡遊。此次巡遊主要是西行,其路線大致為從咸陽出發,前往隴西地區。秦始皇的車駕沿著渭水河谷西進,一路上,他目睹了帝國西部邊境的山川地貌與風土人情。隴西之地,地勢高亢,山巒起伏,這裡是秦人的故地,對於秦始皇而言,有著特殊的情感與意義。當他來到這片土地時,或許心中感慨萬千,這裡見證了秦族數百年的奮鬥歷程,從一個偏居西陲的諸侯國,逐步崛起並最終統一六國。在隴西,秦始皇進行了祭祀山川的活動,他向天地神明宣告秦帝國的建立以及他作為天子的統治權威。雖然此次巡遊並沒有明確記載有刻石之舉,但秦始皇在故地的一系列活動,無疑是在向當地民眾以及秦的祖先神靈展示他所成就的偉大霸業,為後續更為宏大的巡遊與刻石活動奠定了基礎。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開始了第二次巡遊,這次巡遊的方向是東方。其浩浩蕩蕩的隊伍從咸陽出發,沿著渭水東行,出函谷關後,繼續向山東半島進發。秦始皇首先抵達了嶧山,嶧山位於今天的山東省鄒城市東南。此山雖不高大,但怪石嶙峋,景色獨特,且在當時具有一定的文化地位。秦始皇登上嶧山後,命丞相李斯撰寫銘文,刻石立碑於嶧山之上。嶧山刻石的內容主要是歌頌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功績,強調他“討伐亂逆,威動四極”,使得“六國回闢,貪戾無厭,虐殺不已”的局面得以終結,天下從此“甾害絕息,永偃戎兵”,百姓過上了“黔首康定,利澤長久”的太平生活。刻石中還闡述了秦始皇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如“器械一量,同書文字”,這些措施對於統一帝國的文化、經濟交流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嶧山刻石的書法藝術也頗具特色,其字型為小篆,筆畫規整,線條圓潤流暢,結構對稱均衡,具有極高的藝術審美價值,成為後世研究秦代書法的重要範本。
離開嶧山後,秦始皇的隊伍來到了泰山。泰山在古代被視為五嶽之首,有著極高的宗教與政治象徵意義,是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的聖地。秦始皇登上泰山頂,舉行了盛大而隆重的封禪儀式。封禪是古代帝王祭告天地的最高典禮,只有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才有資格舉行。秦始皇認為自己統一六國,功蓋三皇五帝,舉行封禪大典是對自己功績的最好彰顯。在泰山,秦始皇同樣刻石記功。泰山刻石的內容與嶧山刻石有相似之處,皆著重強調秦始皇的統一之功與治理天下的德政。其中提到“皇帝臨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飭”,表明秦始皇建立了完善的政治制度,使得臣下能夠各安其職,國家機器得以有序運轉。同時,刻石還宣揚了秦始皇對百姓的關懷,如“皇帝躬聖,既平天下,不懈於治。夙興夜寐,建設長利,專隆教誨”,描繪出一位勤勉治國、心繫百姓的君主形象。泰山刻石的書法風格與嶧山刻石一脈相承,其篆書的書寫規範成為後世書法學習者臨摹的典範,對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從泰山下來後,秦始皇前往琅琊。琅琊位於今山東省青島市琅琊鎮東南海濱。這裡山海相依,景色壯美。秦始皇到達琅琊後,停留了較長時間,據說長達三個月之久。在此期間,秦始皇除了遊覽琅琊的自然風光外,還下令遷來三萬戶百姓到琅琊居住,並減免他們十二年的賦稅。這一舉措一方面是為了開發琅琊地區,加強對沿海地區的控制;另一方面也顯示出秦始皇對琅琊的喜愛與重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