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消耗兵力與時間。這一決策體現了劉邦審時度勢的能力,他深知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儲存實力、尋找戰機才是關鍵。
繞過昌邑後,劉邦的軍隊來到了高陽。在高陽,劉邦遇到了一位對他日後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人物——酈食其。酈食其是一位飽讀詩書、智謀過人的老者,他雖身處亂世,卻一直隱居等待明主。當他聽聞劉邦的軍隊路過時,便主動求見。劉邦起初對這位老者並未重視,但酈食其以其非凡的口才與卓越的見識,成功地引起了劉邦的興趣。酈食其為劉邦詳細分析了當前的局勢,指出秦朝統治已不得人心,劉邦若能順應民心,採取恰當的策略,必能成就大業。他還建議劉邦先奪取陳留,陳留是一個交通要道,且城中糧草充足,奪取陳留不僅可以補充軍隊的給養,還能為西進關中提供重要的戰略支撐。
劉邦聽從了酈食其的建議,派其前往陳留勸降。酈食其憑藉與陳留縣令的舊交,成功說服了部分守軍投降。隨後,劉邦率軍進攻陳留,順利攻克該城,獲得了大量的糧草與兵器,軍隊實力得到了顯著提升。這一勝利也讓劉邦更加重視人才的作用,他意識到在這複雜的亂世中,僅憑武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智謀之士的輔佐才能成就大事。
在繼續西進的過程中,劉邦又遭遇了秦軍的多次阻擊。在開封,劉邦與秦軍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儘管劉邦的軍隊奮勇作戰,但秦軍憑藉堅固的城防頑強抵抗,戰鬥陷入了僵局。劉邦見一時難以攻克開封,再次果斷決策,留下部分兵力繼續圍困開封,自己則率領主力部隊向西南方向進軍,試圖尋找秦軍防守的薄弱環節。
在白馬、曲遇等地,劉邦的軍隊與秦軍展開了多次交鋒。劉邦充分發揮自己的軍事指揮才能,採用靈活多變的戰術,時而突襲,時而迂迴,逐漸削弱了秦軍的有生力量。在戰鬥中,劉邦的軍隊也不斷成長與壯大,士兵們的戰鬥經驗日益豐富,將領們之間的配合也更加默契。
公元前 207 年,劉邦的軍隊來到了潁川地區。潁川是秦朝在中原地區的重要軍事據點,防守嚴密。劉邦在這裡與秦軍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戰役。他先派軍切斷了潁川與外界的聯絡,孤立城中守軍,然後集中兵力攻城。經過一番艱苦的戰鬥,劉邦終於攻克潁川,消滅了大量秦軍。
攻克潁川后,劉邦面臨著兩條進軍路線的選擇。一條是直接向西,經函谷關進入關中;另一條是向南繞道武關,從南面迂迴進入關中。此時,劉邦得到情報,得知項羽在鉅鹿之戰中取得了輝煌勝利,正率領諸侯聯軍向關中進發。劉邦意識到,如果自己繼續按原計劃從函谷關進入關中,很可能會與項羽的聯軍發生衝突。而且,函谷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秦軍必然會在此處佈置重兵防守。於是,劉邦決定改變戰略,向南繞道武關。
武關位於秦嶺山脈的東段,地勢險要,是關中地區的南面門戶。劉邦的軍隊在向武關進軍的過程中,也並非一帆風順。他們穿越秦嶺山脈,面臨著道路崎嶇、糧草運輸困難等諸多問題。但劉邦憑藉堅定的信念與頑強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難。在武關之下,劉邦再次展現出了他卓越的軍事智慧與外交才能。他一方面派軍對武關進行圍攻,另一方面派使者前往勸降。他向武關守軍曉以利害,指出秦朝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繼續抵抗只會帶來無謂的犧牲,而投降則可保全性命與富貴。在劉邦的軟硬兼施之下,武關守軍最終動搖,開啟城門投降。
劉邦順利透過武關後,進入了關中地區。此時的關中,已陷入一片混亂。秦朝統治內部矛盾重重,人心惶惶。秦二世胡亥被趙高所殺,子嬰繼位後雖試圖挽救秦朝的命運,但已回天乏術。劉邦抓住這一有利時機,繼續向咸陽進軍。他沿途採取了一系列安撫民心的措施,與秦朝的殘暴統治形成了鮮明對比。他下令軍隊不得擾民,對百姓秋毫無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