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些還只是明面上的,背地裡的詭異之處更是數不其數。
船艙內發現的書冊都來自於前宋,根據當地制船師傅所說,這艘漁船的形制和製造方法都相當復古,都不屬於大明如今的製造技法,反倒有些像是宋時的船隻。
那可不就見了鬼了嗎,前宋距今少說已經有100餘年,多了算得快三百年六代人了,就算是做足了防水的大型船隻傳到今天也不可能安然無恙的在海上航行,更別提這種小破漁船。
不說防腐材料的氧化,單單就木料的腐朽就不可能支撐它下海,甚至說得極端些,哪怕這艘船在這百來年間沒有下過水,一直存在某個地方也不可能有如今的狀態。
要知道如今的隔水、密封材料可都是植物提取的,後世的化工品都有有效期,更別提天然植物材質的了。
如果說僅是這樣都還不算奇怪的話,之後太孫殿下派人將她帶走的行為可夠古怪了吧。
年輕清秀身世存疑的姑娘、難得來此處視察卻將其救起的皇孫殿下,一男一女又是差不多同樣的年齡,一說到這個大家自然就都不困了,紛紛發出了吃瓜的聲音。
而且福建是什麼地方,福建是一個剛剛被皇太孫整治過擁有大明最多出版業的地方。
被迫處理了盜版書籍和板材的諸多書商們心中的怨氣可還沒有消散呢,現在一聽到有關皇孫殿下的八卦立刻支楞了起來,這些人四處奔走探聽訊息,然後將自己挖出的瓜熱情同相熟的作者們分享,在作者們吃瓜吃得滿臉都是汁水的時候,他們便順勢約起了稿件。
什麼?你不敢寫皇太孫的故事,哎呀!誰讓你寫皇太孫的故事啊,你不知道文人有個東西叫做借古諷今嗎?
嗟夫,我悠悠華夏之世,難道就找不出一個能讓你代入的歷史人物嗎?皇太孫不好寫,你就換個名字換個設定,那不就成了嗎。
有道理哦。作者們紛紛恍然大悟,鋪紙研墨抓緊產出,在外出視察的皇孫殿下車架還沒抵達廈門之時,漫天飛舞的稿件就已經到了這兒。
而沒過多久,《某某國皇子與巫女的二三事》《你好,皇子殿下》《救命!我救了鮫人/水妖該怎麼辦》立刻在有心人士的推動下成為了各家書店的爆款。
其中還有一位不知名的普通作者在吃了一把又一把刀子後(大家都不看好這個故事能he)似乎是得到了靈感的滋潤,結合靈異鬼怪神話志怪寫下了一個又一個的哀輓悲鳴的愛情故事——全都是be的。
這個人並不出名,他的作品在當時那個神鬼不侵百無禁忌的時代完全沒有市場,僅僅是鄉野之間的不入流艷俗故事而已,但他卻在後來影響了兩個人。
一個是開設茶攤收集民間故事的落第書生,他的故事潛入鄉野,又被鄉野之人帶到了那位書生面前,為他提供了靈感的來源,成就了一部四大名著外的名著。
另一個人經歷則更加立奇,一個購買了他故事的水手將他的書本帶去了遙遠的大洋彼岸,來自東方的故事透過海洋之路去了北歐,並且因為故事中的纏綿哀婉,又帶著東方人含蓄的美學震撼到了一個丹麥的小男孩,那個男孩在長大後動筆之時,將這個幼時隱約聽過但其實已經不記得的王子和海中女妖的故事擴寫了出來,又感動了更多的人。
而在如今,誰也不知道這一艘小船會為了未來帶來怎樣的影響,在大明話本這樣東西本身就是不物流的產物,正經讀書人是不會寫話本,也不會看話本的。
因此這個這個情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被上層察覺,這一切的源頭也絕不會想到他工具人的初登場會給帶來怎樣複雜的影響,他正忙著給工具人完善人設呢。
不得不說木白的副隊長非常瞭解他家的這個孩子,在搞清楚了這個特殊道具該如何使用又有怎樣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