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開始轉變態度,對他充滿敬佩。
他們驚訝地發現,林宇的公益理念並非空中樓閣,而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真知灼見。
它既包含了人道主義的關懷,又注重效率和可持續性,是一種更加全面和實用的理念。
林宇看著學員們熱烈的討論,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他知道,他的公益理念已經在這群未來的公益領袖心中播下了種子。
夜深人靜,林宇的辦公室裡仍然亮著燈。
他正在仔細地翻閱著學員們的實踐報告,思考著如何調整教學方案。
蘇瑤靜靜地站在他身後,為他輕輕地按摩著肩膀。
“看來,我們的‘種子’已經開始發芽了。”她輕聲說道。
林宇放下手中的報告,握住蘇瑤的手,眼中閃爍著光芒。
“是啊,”他意味深長地說,“但這僅僅是個開始……” 他突然停頓,目光轉向窗外深邃的夜空, “有些東西,比我們預想的,還要……”
林宇根據學員們的實踐報告,敏銳地捕捉到了他們各自的優勢和不足。
他發現,那些強調效率和資料的學員,往往擁有強大的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而那些注重人道主義關懷的學員,則更具同理心和溝通能力。
他意識到,與其讓他們爭論孰對孰錯,不如引導他們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於是,林宇調整了教學方案,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互補式學習”。
他將學員們重新分組,每個小組都由不同背景、不同理念的學員組成。
他鼓勵他們互相學習,共同完成公益專案。
那些擅長資料分析的學員,負責專案的評估和規劃,而那些擅長溝通的學員,則負責與當地社群的聯絡和協調。
這種“互補式學習”模式,很快便展現出了驚人的效果。
學員們在合作中,不僅學習到了彼此的優勢,也彌補了自身的不足。
他們開始理解,公益事業並非非黑即白,而是需要多種理念的融合和互補。
課堂上,曾經的爭論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熱烈的討論和合作。
學員們互相啟發,共同探索著公益事業的未來。
蘇瑤在一旁欣慰地看著林宇,她為林宇準備了一杯熱茶,輕輕吹了吹,遞到他嘴邊說:“你總是能化腐朽為神奇。”林宇接過茶杯,輕輕抿了一口,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這只是開始。”他放下茶杯,目光轉向窗外,語氣中帶著一絲深邃,“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他突然停頓,目光落在一份剛剛送來的檔案上,眉頭微微一皺,“這個……”
林宇的公益學院,宛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吸引著全球的目光。
學員們在“互補式學習”模式下迅速成長,一個個公益專案在他們的手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學院的名聲越來越響亮,前來申請入學的人也越來越多。
然而,盛名之下,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危機。
隨著學院規模的擴大,資金需求也急劇增長。
最初,林宇依靠自己的財富,還能勉強維持學院的運轉。
但如今,學院的支出如同滾雪球般越來越大,即使是富可敵國的林宇,也開始感到力不從心。
資金的短缺,如同一條無形的繩索,緊緊地勒住了學院的咽喉。
教學裝置的更新換代、師資力量的引進、學員們的食宿交通……
每一項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林宇開始減少自己的開支,甚至變賣了一些珍藏的藝術品,但這只是杯水車薪,根本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蘇瑤察覺到了林宇的焦慮,她溫柔地